戲贈詹安世
綵舟駐閶門,初與子相識。
長空翥秋隼,爽氣橫八極。
摛辭鏤圭璋,吐論森劍戟。
鄧侯不願仕,志在書竹帛。
長纓係單于,落落藴奇策。
氣吞流沙外,意無燕然北。
虎牙有餘勇,戎虜非彊敵。
會當朔風勁,仗鉞控鳴鏑。
老夫慚衰謝,見子徒感激。
平生謬經綸,此意已寥寂。
信哉功名會,事道古難必。
窮通付時命,未足爲悅戚。
餘生如鼴鼠,滿腹微分畢。
行矣脫簪纓,翛然適吾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閶(chāng)門:蘇州古城西門,代指蘇州。
- 翥(zhù):鳥向上飛。
- 八極:八方極遠之地。
- 摛(chī)辭:鋪陳詞藻。
- 鏤(lòu)圭璋(guī zhāng):指寫出的文章如同雕刻圭璋一樣精美,圭璋是古代貴重的玉器。
- 吐論森劍戟(jǐ):言論犀利如劍戟林立,形容論說言辭有氣勢。
- 鄧侯:這裏指詹安世。古人常以地望、官職等稱呼人。
- 竹帛: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引申指書籍、史乘。
- 長纓(yīng):長繩子。
- 單(chán)於: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 鳴鏑(dí):響箭。
翻譯
綵船停靠在蘇州城西門,初次與你相識。秋日天空上翱翔着猛隼,爽朗之氣瀰漫八方極遠之地。 你寫文章如雕琢圭璋般精美,發表議論如劍戟林立般犀利。鄧侯你不願求仕爲官,志向在於名留史書。 想用長纓捆綁單于,心中蘊含着奇妙的策略。氣勢能吞沒沙漠之外,心意不在燕然山之北。你勇猛有餘,那些敵虜並非強大之敵。 等到北風強勁時,手持大斧控制響箭。我這老頭子漸感衰老力竭,見到你只能心生感慨。我一生錯誤地追求治理國家,這個想法如今已變得寂寥。 確實啊,功名利祿的機遇,遵循事理、天道自古以來難以確定。困厄與顯達交付給時運和天命,不足以爲此高興或悲傷。 我餘下的人生如同鼴鼠,肚子裏那點微小的學問也已分別用盡。走吧,脫去官帽,灑脫地去追求我所適宜的。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楊時對詹安世的戲贈之作。詩的開頭回憶了與詹安世的初識,描繪了他的才華和志向。詹安世文章精美,議論犀利,胸懷大志,有勇有謀,詩人對他的才能和抱負表示了讚賞。同時,詩人也感慨自己的衰老和理想的寂寥,表達了對人生功名利祿的看法,認爲窮通得失應交付時命,不必過於在意。詩的結尾,詩人表示自己願脫去官帽,追求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開闊,既有對友人的讚美,也有對自己人生的反思,情感真摯,富有哲理。在表現手法上,運用了對比和象徵,如將詹安世的壯志與自己的衰謝相對比,以「翥秋隼」「長纓系單于」等形象象徵着詹安世的遠大抱負,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