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其一
瑟体近亦纵,所在幽雯生。
感事类濛远,览志托诚宏。
冷然通思愫,眇忽殊难更。
物候变繁灼,遐浑仍就明。
春月耿个发,流星没无精。
玉形太曲折,绿帏鉴空盈。
常恐世冶速,灵妙如烟轻。
何以见滞质,令吾思不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瑟體:瑟是一種古代絃樂器,「瑟體」在這裏推測可能代指某種事物的形態狀貌(這裏含義較爲隱晦難確指) 。
- 幽雯(wén):「雯」指有花紋的雲彩,「幽雯」形容清幽的雲氣 。
- 蒙遠:「蒙」有迷茫、昏暗之意,「蒙遠」可理解爲迷茫而遙遠。
- 覽志:觀察、寄託志向。
- 託誠宏:把誠摯的心意寄託在宏大的事物上 。
- 冷然:形容冷清、寂靜的樣子。
- 思愫(sù):情思、真情實意。
- 眇(miǎo)忽:細微、幽微。
- 變繁灼:變化紛繁且鮮明。
- 遐渾:「遐」指遠,「渾」有渾然、整體之意,「遐渾」可理解爲廣闊深遠的整體。
- 耿個發:「耿」有明亮之意,「個發」這裏意思不明確,推測可能和月光或某種個體的生髮有關(此表述極其隱晦) 。
- 玉形:美好的形態,可能指代人或某種美好的物體形象。
- 綠幃(wéi):綠色的帳幕。
- 世冶速:「冶」有變動、變化之意,「世冶速」指世間變化快速。
- 靈妙:靈動奇妙的事物。
- 滯質:呆滯的品質或狀態。
翻譯
瑟的形態靠近了似乎也能自在舒展,所處之地有清幽的雲氣嫋嫋而生。因感懷萬事如同置身迷茫而遙遠之地,把志向寄託於宏大而誠摯的目標。清冷寂靜之中思緒真情得以通達,可那幽微的情感實在難以更改。時節物候變化得紛繁又鮮明,廣闊深遠的天地依舊歸於明朗。春天的月光明亮得如同有個體生髮,流星消逝不見光彩神韻。美好的身姿太過曲折多姿,綠色的帳幕中空空蕩蕩如能映照心靈。常常害怕世間變化太過快速,靈動奇妙的事物如煙一般輕易消散。爲何遇見那呆滯的狀態,讓我的思緒都不再清晰。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柳如是複雜而細膩的內心世界。開篇描繪環境,用「瑟體」「幽雯」營造出一種空靈、靜謐又略帶神祕的氛圍。中間部分通過描述自己的感受、志向及對情感的體悟,反映出她內心的深邃和對事物本質的探尋,如「感事類蒙遠,覽志託誠宏」可見其心懷大志又因世事而迷茫。借自然物候、星月變化等描寫,抒發對時間、事物變遷的感慨,「物候變繁灼,遐渾仍就明」有着對自然規律的洞察和對事物終會明朗的期待。對「玉形」「綠幃」的描寫,彷彿又滲透着她對於自身美好與孤獨的感慨。最後表達對世事快速變化的擔憂,害怕美好易逝,以及對某些滯礙狀態的困擾。整首詩用詞精巧,意境幽深,充滿了文人的才情與敏感心靈的深深思索,也從側面暗示出她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獨特的心路歷程。

柳如是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爲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爲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爲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