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田石硯屏歌副相揆公屬和

吾聞陽精之純韞爲璞,白者曰璧黄者琮。 兼斯二美乃在石,天遣瓌寶生閩中。 壽山山前石戸農,力田世世兼養蜂。 採花醸蜜自何代,金漿玉髓相交融。 深埋土肉久成骨,亦如虎魄結自千年松。 想當欲出未出時,其氣貫斗如烟虹。 地示愛寶惜不得,飛上君家几硯爲屏風。 質良材富肌理豐,廣袤徑尺加磨礱。 銀河中傾灧㶑水,灌頂倒擢崔嵬峰。 寒光通透月兩面,髙勢噴涌雲千重。 長檠夜燒燭熖紅,表裏映徹疑中空。 風林片石非爾比,况許下巖劣品矜芙蓉。 朝來得句傳詩筒,語雖紀實工形容。 平生嗜好一無癖,而此特爲情愛鍾。 吁嗟乎,人間尤物葢不乏,目所未覩誰能窮。 公今獲石石遇公,無心之合欣遭逢。 深山邃谷只作几硯視,要使天下稱良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精之純韞(yùn)爲璞陽精:日的別稱,這裏指蘊含精華的東西;:包含,蘊藏;:未經雕琢的玉石。
  • 白者曰璧黃者琮(cóng):古代一種扁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古代一種外方內圓的玉器。
  • 石戶農:傳說中古時的隱士。這裏指壽山一帶開採石頭的人。
  • 金漿玉髓:指山中極爲珍貴的物質,形容石頭質地優良。
  • 虎魄:即「琥珀」,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
  • 地示(qí):地神;「示」通「祇」。
  • 幾硯:几案上的硯臺。
  • 肌理豐:質地紋理豐富。
  • 廣袤(mào)徑尺:長寬一尺左右;廣袤:土地的長和寬,東西爲廣,南北爲袤。
  • 磨礱(lóng):打磨。
  • 灩瀲(yàn liàn):水波盪漾的樣子。
  • 倒擢(zhuó):倒拔,這裏形容石頭上的形態像山峯倒着生長。
  • 長檠(qíng):長燈架。
  • 嗜(shì)好:特殊的愛好。
  • 尤物:珍貴的物品、奇異的事物。
  • 邃(suì)谷:深谷。

翻譯

我聽說蘊含日月精華的純淨之物蘊藏其中就成爲璞玉,白色的叫做璧,黃色的叫做琮。能兼具這兩種美好的特質的東西就在石頭之中,上天特意讓這稀世珍寶在福建中部誕生。壽山山前有開採石頭的人,世世代代辛勤耕田,還飼養蜜蜂。從哪一個朝代開始採花釀蜜已無從知曉了,那如同金漿玉髓一般珍貴的東西彷彿交融在一起。這些石頭深埋在土裏,歷經長久歲月就像骨頭一般硬朗,又好像琥珀是從千年的老鬆中凝結而成。遙想它在快要出土卻還未出土的時候,那種不凡的氣勢貫穿北斗,如煙霧虹霓般壯觀。地神喜愛這寶貝卻終究挽留不住,飛到您家成爲几案上硯臺模樣的屏風。這硯屏質地優良,材質富饒,紋理豐美,長寬約有一尺,經過精心打磨。那上面的紋路猶如銀河傾斜,水波盪漾,又像是倒拔而起的崔嵬山峯。清冷的光輝穿透兩面,彷彿明月一般,高高涌起的氣勢如同千重雲朵。夜晚長燈照射,燭焰爲紅,這硯屏裏外通明,好像中間是空的一般。那些普通山林間的石頭根本不能與它相比,更何況下巖那些自誇爲芙蓉石的劣質石材。今天早晨收到您傳來的詩筒,詩句雖然記錄事實卻又極善於形容描繪。我一生沒什麼特殊的愛好,對這些東西都沒有特別的癖好,但是對於這壽山田石硯屏卻特別鍾情喜愛。唉,人間珍貴奇異的東西其實並不缺少,只是眼睛沒看到的,又怎麼能窮盡呢?如今您得到了這塊石頭,而石頭又遇見了您,這種無心而成的緣分實在令人欣喜。壽山那些深谷裏的石頭不過就被當作製作幾方硯臺的材料罷了,而您要讓天下人都稱讚這是精巧的工藝。

賞析

這首詩以誇張浪漫的筆觸對壽山田石硯屏的生成、特點等進行了生動的描繪。開篇以璧、琮爲比,引出壽山石這一瑰寶,賦予其極高地位。接着想象壽山石形成過程,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展現其不凡身世。詳細描寫硯屏質地、紋理和色澤,將其紋路比作銀河、山峯、雲等,盡顯壯美奇特的景象。詩中拿普通石頭和劣質芙蓉石與壽山田石硯屏對比,更突出其珍稀寶貴。表達查慎行對硯屏的喜愛,同時感嘆人間奇物衆多,讚頌了相揆公慧眼識寶以及希望其讓壽山田石硯屏能因精工製作聞名天下。這首詩不僅僅是對壽山田石硯屏的詠歎,也流露出作者對世間美好技藝和珍貴事物的珍視,富有藝術感染力與思想深度 。

查慎行

查慎行

清浙江海寧人,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改字悔餘,晚號初白老人。黃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舉人,四十二年以獻詩賜進士出身,授編修。後歸裏。雍正間,受弟嗣庭獄株連,旋得釋,歸後即卒。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後,爲東南詩壇領袖。有《他山詩鈔》、《敬業堂集》。 ► 5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