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合澗詩 白猿峰

人死猿亦亡,碧峰空崔嵬。 六龍馭圓景,巨壑流紅埃。 今亦看誠古,後還思悲哀。 茲山俯南澗,水潔影如頹。 春篠生嫩筠,秋蘭變枯荄。 方新林下寺,吟此心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崔嵬:形容高峻,高大雄偉的樣子。
  • 六龍:指太陽。神話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
  • 圓景:指月亮。
  • (gāi):草根。

翻譯

人死去了猿猴也消亡了,碧綠的山峯徒然那樣高大雄偉。太陽駕馭着月亮運行,巨大的山谷流淌着紅色的塵埃。現在看也覺得如過去那般,以後回想起來還是會感到悲哀。這座山俯瞰着南面的山澗,水很潔淨影子如同倒下一般。春天的小竹子長出鮮嫩的竹筍,秋天的蘭花變成了乾枯的草根。剛剛新建了山林下的寺院,吟誦這首詩內心悠然愜意。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白猿峯展開,起筆描述了人猿俱亡後的景象,突出了一種世事無常的感慨。接着以「六龍馭圓景」等來營造出宏大而帶有一絲神祕的氛圍。描述山峯與自然景象,強調時光的流轉和變化。「茲山俯南澗」等句細緻地描繪了山峯周圍的景色,山與水的情形,以及草木的榮枯變化,體現出自然的規律。最後寫到新建的寺院和自己悠然的心境,在整個略帶悲哀的基調中增添了一絲寧靜與超脫。全詩意境幽深,語言質樸而生動,表達了對自然、人事的獨特感悟。

釋遵式

釋遵式,俗姓葉,字知白,天台寧海(今屬浙江)人。少投東山義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從寶雲義通受業。淳化初,居寶雲講席。真宗鹹平中,歸天台。大中祥符中,歷居景德寺、杭州昭慶寺講席。後居復興故天竺寺,賜號慈雲。著《淨土懺法》、《金光明》、《觀音》諸本懺儀行世,又號慈雲懺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事見《鐔津集》卷一五《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師慈雲式公行業曲記》。著述今存《金園集》三卷、《天竺別集》三卷等。 遵式詩,以《續藏經》本《金園集》、《天竺別集》爲底本,《金園集》參校日本刻本(簡稱日刻本,藏上海圖書館)。另從諸書輯得集外詩十七首,共編爲一卷。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