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

· 弘歷
西師歴四載,王臣乆于役。 誰無室家心,而能忘契濶。 始縁趂機動,操刀乃必割。 終以阻逺艱,舉碁忌屢易。 欲罷又未能,永言誌顛末。 皇祖征朔漠,即此厄魯特。 三番整六師,狼羣始窘廹。 䇿妄退守巢,于以延喙息。 取馘索賊子,惟命無敢逆。 厥後漸滋饒,遂復刼西域。 終康熙年間,蓋未止兵革。 皇考闡前猷,思一勞永逸。 兩路命大舉,帑蔵非所惜。 究因時弗輳,勝敗互軒輊。 曰予守成訓,罷兵事安戢。 稔知賊所恃,其長有二術。 一曰激我怒,勞我衆逺出。 彼乃邀近功,坐絀我物力。 一曰窺我邊,列堠疲戍卒。 戍乆心或懈,彼乃逞陵軼。 知然眀告彼,以主待其客。 逺兵既罷征,逺戍亦罷撥。 近邊汝或伺,汝逺勞竭蹶。 噶爾丹䇿凌,聞言乃計詘。 得失故曉然,求和使來亟。 來亦弗之拒,厚往示恩澤。 如是終彼身,無事皆寧謐。 其子曰阿占,暴虐莫可詰。 用是失衆心,相延為簒奪。 喇嘛達爾濟,戕彼位自襲。 達瓦齊攘之,計蓋由撒納。 綽羅斯汗族,達瓦齊一脉。 阿睦爾撒納,輝特别枝葉。 時慮衆鮮從,以此綴旒設。 終不忘伊犁,煽亂事狡譎。 達瓦齊弗甘,兵連禍相結。 惟時三䇿凌,避禍來投闕。 撒納旋亦歸,寵遇厠班列。 熟籌如許衆,雜居喀爾喀。 如狼入羊羣,㡬不遭咥嚙。 就其力請師,毋寧授之鉞。 國家全盛時,出帑儲胥挈。 曽弗加賦徭,更未廢賑恤。 八旗及索倫,勁旅多英傑。 其心盡忠篤,其技善撇捩。 那如杜甫詩,惨惻新㛰别。 乙亥我出師,一矢曽未發。 五月大功成,庶以慰前烈。 而何狼子心,飽揚去飄瞥。 留語啖衆狙,倡亂動戈㦸。 致我二臣捐,驛路肆唐突。 羣言益蜩螗,無恠懦者怯。 欲棄巴里坤,堅志斥其說。 整師重討叛,所向復無敵。 一二畏首尾,乃致賊兔脱。 申命事窮追,大宛捜三窟。 於詐應以直,殘喘命得乞。 宰桑勤王者,見此笑以竊。 遂生輕我心,旋師反又忽。 計賺我和起,奮勇沙場沒。 兆惠全師還,則予命往接。 丁丑重問罪,值彼互殘殺。 因緣撒納歸,遇我竄倉猝。 富德躡其後,大宛徠汗血。 稱臣許捕㓂,㓂更逃羅刹。 或曰不必追,或曰不必索。 或曰捐伊犁,築室謀紛汨。 北荒守和議,冥誅致賊骨。 伊犁倡亂流,大半就擒訖。 初議衆建侯,為撫四衛拉。 二十一昂吉,公屬掄閥閱。 是予奉天道,好生軆造物。 詎知彼孽深,厯世不可活。 以其狙詐類,誠如向所畫。 每嵗費豢養,終亦背恩蔑。 是傷我脂膏,而育彼羽翼。 不如反之速,掃蕩今将㓗。 䝟貐肆惡流,三氏淪亡歇。 餘都爾伯特,始終守臣節。 所以至今存,耕牧安職殖。 其廿一宰桑,非誅即病歿。 不善降百殃,此理愈昭晰。 謂禍乃成福,致得每於失。 幸以免衆議,孰非鴻佑錫。 設使司事者,惟眀更勇决。 萬全盡美善,詎有小差跌。 都大承平乆,軍旅誰經厯。 益因警宴安,求全肯過刻。 先是花門類,襍種曰回鶻。 乆屬準噶爾,供役納秷秸。 羈縻其和卓,籠絡其臣妾。 我師定伊犁,乃得釋縲紲。 我将縱之歸,撫衆許朝謁。 肉骨生死恩,感應乆不輟。 報德乃以怨,轉面凶謀黠。 我将所遣使,百人遇害劇。 是皆奉上命,守義遭臬兀。 苟不報其讐,何以勵忠赤。 厄魯今蕩平,回部餘波蕞。 徒以守堅城,未可一時㧞。 賈勇誠昜登,傷衆非所恱。 中夜披軍書,萬里遥籌䇿。 窮荒信安用,弦上矢難遏。 志因繼兩朝,變豈防一切。 蒼靈賴有成,浮論寜祛惑。 開邊竟無已,自問多慚德。 但思文子言,解嘲守弗誖。
拼音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