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中秋懷晝師

秋生剡江濆,清氣日泱漭。 雲歸樹欲無,潮落山疑長。 偶坐還獨謠,故人在遐想。 夕景孤嶼明,暗蟲四鄰響。 神會如目存,安知途路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剡(shàn)江濆(fén)剡江 ,水名,在浙江嵊州南。 ,指水邊。
  • 泱漭(yāng mǎng):形容水流廣闊無邊的樣子。
  • 獨謠:獨自吟唱。
  • 神會:指內心的領會、感悟。

翻譯

秋天降臨在剡江的岸邊,清爽的氣息一天天瀰漫開來,廣闊無邊。 雲朵歸來後,樹林彷彿都消失不見了;潮水退去,山巒好像變得更加悠長。 我時而偶爾坐着,時而獨自吟唱,陷入對老朋友深深的遐想之中。 傍晚的夕光照在孤零零的小島上,顯得格外明亮,四周鄰居處傳來暗暗的蟲鳴聲。 我和故人內心相通,就好像他在眼前一樣,哪裏會在意路途有多麼遙遠廣漠呢?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且充滿情思的氛圍。開篇描繪剡江秋天的景色,「秋生剡江濆,清氣日泱漭」直接點明時間地點,用「清氣」「泱漭」勾勒出秋景的開闊與清爽。「雲歸樹欲無,潮落山疑長」兩句,以雲與樹、潮與山的變化,展現出大自然奇妙又靈動的畫面,極具畫面感。中間「偶坐還獨謠,故人在遐想」在景中轉入對故人的思念,自然流暢。「夕景孤嶼明,暗蟲四鄰響」通過夕景中孤嶼的明亮與四周暗暗的蟲鳴聲,進一步襯托出環境的清幽寂靜,同時也暗示詩人內心的孤獨。最後「神會如目存,安知途路廣」則表達內心深處與故人相知相通,即使路途遙遠也不以爲意的豁達。整首詩情景交融,詩中的景色猶如畫卷,情感真摯且悠長,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

釋惠崇

釋惠崇,(?~一○一七),淮南(今江蘇揚州)人(《清波雜誌》卷一一),一作建陽(今屬福建)人(《圖繪寶鑑》卷三)。九僧之一,善詩,工畫(《清波雜誌》卷一一)。真宗天禧元年卒(據《景文集》卷一○《過惠崇舊居》自注及《瀛奎律髓》卷三同詩注推算)。今錄詩十四首。 ► 1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