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竹月圖送太學生歸省

黃金臺上月,照爾憶親情。 歸去供甘㫖,春林笋正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學生:在太學讀書的生員,亦是最高級的秀才。
  • 歸省(xǐng):回家探望父母。
  • 黃金臺:又稱金臺、燕臺,故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東南。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築此臺,置千金於臺上,以延攬天下賢士。
  • 甘旨:指美味的食物,這裏泛指奉養父母。

翻譯

黃金臺上的明月,照着你讓你回憶起親情。回去後供奉父母美味的食物吧,春天樹林裏的竹筍正好在生長。

賞析

這首詩意境簡潔而優美。首句以「黃金臺上月」營造出一種高遠而清幽的氛圍,明月具有一種象徵意義,它彷彿在提醒太學生對親情的念想。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太學生歸家後的期望,回家供奉父母,而且此時正是竹筍生長的時節,有新鮮的食材可供準備。整首詩表現出親情的溫暖和對家人團聚的期待,以及對太學生歸省這一行爲的美好祝願。詩句言辭質樸,情感真摯,透露出一股濃濃的人文關懷。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