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畫金焦落照圖吳水部徳徵先生寄詩二首題謝長句
憶昨浮船下揚子,平翻渺渺波千里。
何來䨇島挾飛樓,璀璨彤煌截濤起。
夕峯倒墮滿江隂,霜樹高浮半空紫。
舟人指㸃落日處,凌亂煙光射金綺。
平生快覩無此竒,却恨歸帆北風駛。
至今偉蹟在胷中,回首登臨心不已。
偶然興落尺紙間,便欲平吞大江水。
固知心手不相能,塗抹聊當臥遊爾。
晴窓舒巻日數回,不敢示人聊自喜。
水部先生詩有名,忽寄瑶篇重稱美。
漫云家法自湖州,自媿區區何足齒。
由來題品係名聲,何况先生是詩史。
君不見當年畫馬曹將軍,附名甫集猶不死。
又不見閻公自謂起文儒,池上俄蒙畫師耻。
人生固有幸不幸,拙劣何堪古人擬。
江山千載等陳迹,一笑寧須論非是。
拼音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