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田家

· 方擇
屋邊新剪百株桑,一抹村烟逺可望。 斜徑短橋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黄。 秧針簇簇當蓬户,蛙鼓喧喧隔土牆。 相囑隣翁先刈麥,前溪水漫也無妨。
拼音 朗读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 一抹:一片。這裏形容遠處村子裏如煙般的景象範圍不大,如同用畫筆輕輕塗抹出的一片。
  • 斜徑:歪斜的小路。 (jìng):小路 。
  • 乍晴又雨:一會兒晴朗一會兒下雨。 (zhà):忽然。
  • 梅黃:即黃梅時節,春末夏初梅子黃熟的一段時期,這段時期常常陰雨連綿。
  • 秧針:稻秧。因其細小如針,故稱。
  • 蓬戶:用蓬草編成的門戶,指貧苦人家。
  • 蛙鼓:形容蛙聲如擊鼓般喧鬧。
  • 喧喧:形容聲音喧鬧。
  • 相囑:互相囑託。
  • 刈麥:割麥子 。 (yì):割。

翻譯

房屋的旁邊新修剪了上百株桑樹,遠處村子裏嫋嫋升騰的如煙景象清晰可見。傾斜的小路與短小的橋樑交錯在翠綠的竹林間,天氣一會兒放晴一會兒又下起雨來,此時正是黃梅時節。成簇的稻秧就在貧苦人家的門口,隔着土牆能聽到喧鬧如鼓的蛙聲。鄰里之間互相囑咐老者先去收割麥子,哪怕前邊小溪裏的水漫漲起來也不用擔心。

賞析

這首《仲夏田家》描繪出一幅夏日鄉村生機勃勃又悠閒自得的美好畫卷。開篇「屋邊新剪百株桑,一抹村煙遠可望」,先點明地點是鄉村的屋邊,「新剪百株桑」生動地展現出農家爲養蠶忙碌準備的情景,而「一抹村煙」則以遠景視角勾勒出村子裊裊炊煙的朦朧美,讓人感受到鄉村生活的靜謐與恬然。

「斜徑短橋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黃」,畫面轉向鄉村小路,彎曲的小徑與短小的橋樑交錯於翠綠的竹林之間,畫面層次豐富且充滿自然野趣。「乍晴又雨到梅黃」交待了時間與天氣特點,黃梅時節忽晴忽雨的天氣,讓鄉村更添一份溼潤的詩意氛圍。

「秧針簇簇當蓬戶,蛙鼓喧喧隔土牆」,由景寫到物與人。稻秧如同針般簇立在貧苦人家的門前,而土牆那邊傳來陣陣喧鬧的蛙聲。動靜結合,既體現出鄉村田間作物的成長態勢,又通過蛙聲讓畫面更具生活氣息與活力。

最後「相囑鄰翁先刈麥,前溪水漫也無妨」,將視角聚焦在村民之間,大家互相囑咐老人們先收割麥子,即便溪水漫漲也不擔憂,這一細節深刻地展現出鄉村淳樸的鄰里關係,以及村民們順應自然、樂觀從容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筆觸細膩,從多個角度描繪了仲夏時節鄉村的田園風光與人文風情 ,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走進那充滿詩意與溫情的鄉村生活。

方擇

方擇字覺之號振林烏程人幼入桐鄉密印寺薙染博通禪講淹貫百家為焦漪園李臨川曺能始諸老所重倡和者吳允兆茅孝若顧嘿孫唐祈逺也學者稱竹寮和尚其詩清真和雅無一㸃塵俗程尚甫梓以行世 ► 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