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

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 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悲憫:哀傷而同情。
  • 迂闊:不切合實際。 (yū)
  • 乖崖:行爲舉止與常規不同 ,這裏指與當時主流觀念、行事風格不符。
  • 名實:名聲和實際。
  • 翰林伯:指郭嵩燾是翰林出身,有才華。翰林是古代官名,常指那些在翰林院任職、學識淵博的文人。 (hàn)
  •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
  • 要津:重要的渡口,常比喻顯要的地位。 (jīn)
  • 屏居:退隱閒居。 (bǐng)

翻譯

有着聖人般哀憐悲憫之心的你,孟子在當時被認爲不合實際,而你也被人視爲行事與衆不同,談到名聲與實際,在當時也遭到衆人嘲笑;你有着翰林院學士般的卓越才華,當年一同科考登榜的人都身處高位,你卻退隱閒居在鄉野,說到底還是這滿腹文章拖累我(這裏以「我」代指郭嵩燾口吻稱)太多啊 。

賞析

上聯將郭嵩燾與孟子相比,突出郭嵩燾有着深厚的心懷天下、仁愛悲憫之情,卻和孟子一樣,不被當時的人所理解,遭受誤解與嘲笑,暗示了郭嵩燾思想的超前以及現實的無奈。下聯把郭嵩燾才華與翰林相比,強調其才學出衆,又將他與同年中身處要職的人相對比,突出他仕途坎坷,退居田園的境地。以「畢竟文章誤我多」看似自貶自嘲,實則飽含了郭嵩燾一生抱負難伸的悲憤。全聯語言含蓄而深沉,通過對比手法,高度概括了郭嵩燾一生的遭際,寄寓了作者王闓運對郭嵩燾的深切惋惜和無盡同情。

王闓運

王闓運

王闓運,字壬秋,湘潭人。咸豐丁巳補行壬子舉人,光緒戊申,賜翰林院檢討。有《湘綺樓詩文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