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士行

· 徐穎
白蒿青柘頽垣中,三日烟爨始得紅。 故書簌簌委䑕穴,向夕託宿如鵞籠。 濁醪難賖值蠶月,歸来西市瓶疊空。 咄嗟枳花且多實,井底蕙草無春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蒿(hāo):一種野草。
  • 青柘(zhè):柘樹,葉子可以喂蠶,這裏青柘指柘樹的葉子 。
  • 頹垣(tuí yuán) :倒塌的牆壁,形容破敗的景象。
  • 煙爨(cuàn):爐竈,這裏指生火做飯。
  • 簌簌(sù sù):形容下落的聲音。
  • :丟棄,散落。
  • 向夕:傍晚。
  • 鵝籠:鵝棲息的籠子,形容居住地方簡陋。
  • 濁醪(láo):濁酒。
  • :賒欠。
  • 蠶月:農曆三月,是養蠶的月份。
  • 咄嗟(duō jiē):嘆息聲。
  • 枳(zhǐ)花:枳樹的花。
  • 蕙草:一種香草。

翻譯

破敗的牆壁中生長着白蒿和青柘,三天生火做飯,爐竈才燃起紅火。舊書不停散落,被丟在老鼠洞,傍晚只能像鵝一樣寄宿在簡陋之地。在養蠶的三月連濁酒都難以賒到,從西市歸來,酒瓶層層疊疊都空空如也。可嘆枳樹的花啊已經結出很多果實,而井底的蕙草卻難以得到春風的吹拂。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個貧士貧苦落魄的生活狀況。開篇「白蒿青柘頹垣中,三日煙爨始得紅」,通過破敗的居住環境和艱難的生火做飯場景,直觀地展現出貧士生活的艱難。「故書簌簌委鼠穴,向夕託宿如鵝籠」進一步強化貧士的困窘,自己珍視的書籍被隨意丟棄,住宿環境簡陋不堪。「濁醪難賒值蠶月」寫出即使想要賒酒消愁都做不到,突出經濟的極度睏乏。詩的最後通過「枳花多實」與「井底蕙草無春風」的對比,以枳花的生機與蕙草的落寞,委婉表達貧士懷才不遇的感嘆。整首詩用寫實與象徵結合的手法,生動地塑造了貧士形象,抒發了貧士生活艱難又抱負難展的悲憤之情,語言質樸卻飽含深情 。

徐穎

徐穎,字渭友,一字巢父,海鹽人。 ► 30篇诗文

徐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