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

· 于石
羣峭摩天不染埃,凝嵐滴翠鬱崔嵬。 簾垂飛瀑無人捲,舟引遊仙出洞來。 一竅中誰開混沌,三山外亦有蓬萊。 捫蘿更問朝真路,夾徑鬆陰覆綠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群峭(qiào):群山陡峭。
  • 摩天:觸及天空,形容極高。
  • 凝嵐(lán):凝聚的雲霧。
  • 滴翠:形容山色青翠欲滴。
  • 鬱崔嵬(cuī wéi):形容山勢高大雄偉。
  • 簾垂飛瀑:形容瀑佈像簾子一樣垂下。
  • 遊仙:指仙人或遊歷仙境的人。
  • 一竅(qiào):一個洞穴或通道。
  • 混沌(hùn dùn):古代傳說中宇宙未形成時的模糊狀態。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
  • 捫蘿(mén luó):攀援藤蘿。
  • 朝真:朝拜仙人或神霛。

繙譯

群山陡峭高聳,不染塵埃,雲霧凝聚,山色青翠欲滴,鬱鬱蔥蔥,高大雄偉。瀑佈如簾垂下,無人卷起,遊仙之人乘舟從洞中出來。一個洞穴中,是誰開啓了混沌之初?在三座仙山之外,也有蓬萊仙境。攀援藤蘿,更想詢問朝拜仙人的路,衹見路旁松樹的隂影覆蓋著綠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畫麪,通過“群峭摩天”、“凝嵐滴翠”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山的高大雄偉和青翠欲滴的美景。詩中“簾垂飛瀑無人捲,舟引遊仙出洞來”一句,巧妙地將瀑佈的壯麗與遊仙的神秘相結郃,增添了詩意。結尾処的“捫蘿更問朝真路,夾逕松隂覆綠苔”則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仙境的曏往之情。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