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

· 張寧
公莫舞,公莫舞。 劒光翕赫,衣袖屢舉。 上摩頭顱下足跗,前迎後送隨仰僂。 揮霍星辰激風雨。 莊不停,伯不語。 白蛇中斷夜哭嫗,五色龍文氣如許。 兩虎自為讐,秦鹿去無所。 鴻門一時公莫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公莫舞:「公莫」是古代歌舞中的一種動作指令或唱辭,這裏「公莫舞」表示一種特定情境下的勸止或感嘆動作的表達。
  • 翕赫(xī hè):形容光彩奪目,盛大顯赫,這裏形容劍光閃耀的樣子。
  • 足跗(fū):腳背。
  • 仰僂(lǚ):即俯仰,低頭和擡頭,形容動作姿態變化。
  • 揮霍:迅速閃動、變化。
  • 莊、伯:推測可能指項莊、項伯,在鴻門宴故事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則用自己身體掩護劉邦。
  • 白蛇中斷:指劉邦在芒碭山斬殺白蛇的典故,傳說劉邦斬白蛇後,有老嫗哭稱白蛇爲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所殺。預示着秦朝氣數將盡。
  • 龍文:龍身上的紋路,這裏可象徵帝王之氣。
  • 讎(chóu):同「仇」,表示仇敵。
  • 秦鹿:指秦國的政權,「鹿」在古時常被用來象徵政權,如「逐鹿中原」。

翻譯

公莫舞啦,公莫舞啦。 劍影閃爍,光芒奪目,衣袖頻頻揚起。 這劍上能觸及頭顱,下能掃到腳背,前前後後或迎或送,身姿高低俯仰。 舞動起來如星辰閃耀變幻,像激起狂風暴雨一般氣勢非凡。 項莊沒有停下舞動,項伯也不再說話。 當年劉邦斬白蛇,夜裏老嫗爲此痛哭,那呈現五色龍文的祥氣原來是這般濃厚。 兩大勢力如兩隻猛虎自相爲仇,秦國的政權失去了歸處。 在鴻門的這一時刻,公莫舞了啊。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鴻門宴這一歷史事件中的緊張氛圍。開篇通過「公莫舞,公莫舞」連續重複,營造出一種急切、緊張的情緒,彷彿詩人在現場大聲勸阻。「劍光翕赫,衣袖屢舉」等句,生動細緻地描繪了項莊舞劍場景,讓人如臨其境,強烈地感受到劍舞的凌厲和緊張態勢。詩人將歷史典故「白蛇中斷」等融入其中,既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和神祕氛圍,也暗示了當時天下局勢的風雲變幻。「兩虎自爲讎,秦鹿去無所」形象地比喻了當時各方勢力的角逐和秦朝政權的搖搖欲墜。整首詩語言生動,節奏感強,詩人借描寫鴻門宴會中的劍舞事件,深刻地刻畫了歷史轉折的關鍵一刻,反映了當時複雜的政治局面和人物關係,引發人們對歷史興亡、英雄成敗的思考 。

張寧

明浙江海鹽人,字靖之,號方洲。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擢都給事中。言京衛武職,人員既衆,又多老弱,宜嚴加考覈。格不行。憲宗時出爲汀州知府,以簡靜爲治。以病免歸。致仕後家居三十年,累薦不起。工書畫,能詩。有《方洲雜言》、《奉使錄》、《方洲集》。 ► 1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