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廟
我來雞籠下,十廟何蒼涼。
周垣半傾覆,棟宇皆頽荒。
樹木已無有,寂寞餘山岡。
功臣及卞劉,竝作瓦礫塲。
衞國有遺主,尚寓五顯堂。
武惠僅一間,廟貌猶未亾。
蔣廟頗完具,欹側惟兩廊。
帝王殿已撤,主在門中央。
或聞道路言,欲改祀三皇。
眞武竝祠山,香火仍相當。
其南特煥然,漢末武安王。
云是督府修,中絶以堵墻。
陪京板蕩餘,百司已更張。
神人悉異名,不改都城隍。
朔望及雩祈,頓首誠恐惶。
神奉太祖勅,得治諸東羌。
畱此金字題,昭示同三光。
上天厭支德,神祗顧馨香。
上追洪武中,遣祀明綸將。
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三靈俄乏主,一代淪彛章。
圜丘尙無依,百神焉得康。
騎士處高廟,陵闕來牛羊。
何時洗妖氛,逐去諸不祥。
無文秩新邑,人鬼咸廸嘗。
復見十廟中,冠佩齊趨蹌。
此詩神聽之,終古其母忘。
拼音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