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李子德二十四韻
戴雪來青鳥,開雲見素書。
故人心不忘,旅叟計何如。
上國嘗環轍,浮家未卜居。
康成嗟耄矣,尼父念歸與。
忽枉佳篇贈,能令積思攄。
柴門晴旭下,松徑谷風舒。
記昔方傾葢,相逢便執袪。
自言安欵段,何意辱干旟。
適楚懷陳軫,游燕弔望諸。
詎驚新寵大,肯與舊交疎。
不磷誠師孔,知非已類蘧。
老當爲圃日,業是下帷初。
達夜抽經笥,行春奉板輿。
誅茅成土室,闢地得新畬。
水躍穿氷鯉,山榮向日蔬。
已衰睌學問,將隱悔名譽。
客舎輕彈鋏,王門薄曳裾。
一身長瓠落,四海竟淪胥。
契濶頭雙白,磋跎歲又除。
空山清澮曲,喬木絳郊餘。
不出風威滅,無營日景徐。
但看堯典續,莫畏禹隂虚。
地濶分津版,天長接草廬。
一從聽七發,欲起命巾車。
拼音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