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力臣
張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
獨坐淮水濆,臨池伴魚釣。
京口躡寒蕪,彭城搴荒藋。
扁舟浮漢江,一攬關山要。
西上定軍山,咨嗟武侯廟。
旋車下秦棧,絶谷隨奔峭。
昭陵圖駿骨,漢闕悲殘照。
石鼔在燕山,望諸可慿弔。
還登尼父堂,禮器存遺詔。
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長嘯。
諸子竝多材,筆畫皆克肖。
削柎追宜官,俗書嗤逸少。
尤工蒼雅學,㴱鄙庸儒剽。
郤思舊游國,轉瞬分疆徼。
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燒。
惟此數卷書,鳴琴對言笑。
持以勗兒曺,四海有同調。
莫浪逐王孫,但從諸母漂。
拼音

顧炎武
明末清初江南崑山人,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後,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明諸生。青年時“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曾參加崑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後漫遊南北,屢謁明陵。所至每墾田度地,結交豪傑之士,爲光復計。最後定居華陰。其時西南永曆政權已覆滅,仍不忘恢復。曾出雁門,至大同,有所營謀。卒於曲沃。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爲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爲一,於經史兵農音韻訓詁以及典章制度,無所不通。旅行中載書自隨,考察山川險要,土物民風,隨時發書查覈。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著作繁多,而畢生心力所注,在《日知錄》一書,另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 4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