屺思軒

· 劉紹
甫晬失所恃,終天抱餘悲。 羈艱屬行役,感物寧不思。 晨發踐嚴霜,迢迢陟崔嵬。 鄉閭眇闗河,無母吾焉歸。 憶昔在襁褓,劬勞念慈闈。 成人靡由視,下土應含悽。 眷此意難釋,兒生亦何為。 聿瞻風木號,白日無停枝。 血淚骨中出,夜臺杳難期。 側聞著存訓,企彼詩中詞。 名室示旅瑣,敢云忘恩慈。 揚顯尚有志,懐我重民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甫晬(zuì):剛剛滿週歲。
  • 所恃:依靠的人,這裏指母親。
  • 終天:終日,整天。
  • 羈艱:旅途艱難。
  • 行役:因服役或公務而在外跋涉。
  • 嚴霜:寒冷的霜。
  •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
  • 陟(zhì):登高。
  • 崔嵬(wéi):高大、高聳的樣子。
  • 鄉閭(lǘ):家鄉。
  • 關河:泛指山河。
  • 襁褓(qiǎng bǎo):揹負嬰兒用的寬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
  • 劬(qú)勞:勞累,勞苦。
  • 慈闈:舊時母親的代稱。
  • 成人:長大成人。
  • 下土:大地。
  • 眷意:眷戀思念之情。
  • 聿(yù)瞻:恭敬地觀看。
  • 風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
  • 夜臺:墳墓。
  • 杳(yǎo):幽暗,深遠。
  • 側聞:從旁聽到。
  • 著存:存念。
  • :教誨。
  • :盼望。
  • 民彝(yí):人倫,常理。

翻譯

剛滿週歲就失去了依靠的母親,整天懷着深深的悲哀。旅途艱難又正處於奔波服役,看到萬物怎會不思念。早晨出發踏在嚴寒的霜上,遠遠地登上高大的山峯。家鄉遙遠隔着山河,沒有了母親我能回到哪裏。回憶往昔在襁褓之中,辛苦勞累想着母親。長大成人後也沒能好好看看她,大地也應該飽含淒涼。這份眷戀思念之情難以釋懷,孩子活着又有什麼意義。恭敬地看着那如風聲樹木般的哀傷,白天也沒有停止的時候。血淚從骨中流出,那墳墓幽暗難期。旁聽到存念的教誨,盼望那詩中的詞句。給居所命名以顯示旅途的瑣事,怎敢說忘記了母親的恩情慈愛。發揚彰顯還有志向,心懷我那重要的人倫常理。

賞析

這首詩情感真摯深沉,充滿了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和無盡的悲痛。從剛週歲失母寫起,描述了自己在羈旅中的種種感觸,路途的艱難險阻更映襯出內心的孤獨與悽苦。回憶兒時在母親懷抱,對比成人後的不能侍奉,讓悲哀愈發濃重。「血淚骨中出」等句將痛苦刻畫得極爲深刻。強調不會忘記母親的恩情與教誨,也表達了要秉持人倫常理的決心。整首詩語言質樸而有力,生動地展現了孝子的哀思和情懷。

劉紹

字子憲,後以字行,建昌新城人。洪武中官翰林應奉。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