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詠麻糖答雪湖
註釋
- 荒陬(zōu):偏遠的角落。
- 屑稌(tú):把糯米碾碎。稌,稻子的一種,此處指糯米。
- 雲子白:形容麻糖潔白如雲子米。雲子,一種優質的白色稻米。
- 鵝兒黃:像小鵝絨毛那樣的嫩黃色。
- 堅膠凝鳳嘴:形容麻糖堅硬如凝結的鳳嘴之膠。鳳嘴,傳說中的一種香膠,極爲珍貴堅韌。
- 柔曲回羊腸:麻糖柔軟彎曲像羊腸一樣。
- 調劑或受和:經過調配使其味道和諧。
- 佐饔(yōng):用來佐助日常飲食。饔,熟食、早飯,這裏代指飲食。
- 頻斯:不詳,此處可能指某仙品或某種傳說中的物品。
- 刀圭(guī):古代量取藥末的器具名,這裏指一點點麻糖。
- 鼎鑊(huò):古代烹飪器具。
- 沃釜嗤季倫:用熱水澆鍋之事被石崇嗤笑。沃釜,用熱水澆鍋,典出《世說新語》中殷浩行事,此處意不清楚,可能說製作麻糖的普通器具與奢華之事相比顯得簡陋,被富貴之人嗤笑。石崇,字季倫,西晉富豪。
- 戴帽嗟彥光:事不詳,無法準確釋義,可能也是引用典故借指某種現象。彥光,隋代官員梁彥光。
- 酥酪(lào):奶酪。
- 甘旨:美味的食品。
- 茨梁(cí liáng):可供儲備糧食用的作物。茨,蒺藜,這裏可能泛指莊稼。梁,粱米。
- 膠牙:古人風俗,臘日或元旦用糖等物粘住牙齒,祈求平安。
- 鼓腹:鼓起肚子,形容吃得飽後很滿足的樣子。
- 美芹:《列子·楊朱》有鄉人向富鄰獻芹菜,自以爲美味的故事,後世以「美芹」表示所獻菲薄,但出於誠意。
- 矧(shěn):況且。
- 陽春:即「陽春白雪」,高雅的樂曲或文學作品。這裏指對方高雅的詩篇。
翻譯
在這偏遠的角落沒有什麼奇特的物產,只能把糯米碾碎製成香甜的膏糖。它散發的香氣如潔白的雲子米,顏色慢慢變得如嫩黃的鵝毛。質地堅硬時就像凝結的鳳嘴香膠,柔軟時彎曲如羊腸。經過細緻的調配使其味道和諧,能用來佐助日常的飲食,常常率先被人們品嚐。它好似從仙洞長出的花蕊,又像頻斯帶來的桂漿。製作時一點殘渣都不會遺漏,鍋裏也不會剩下多餘的原料。製作它的簡陋器具或許會被石崇那樣的富豪嗤笑,其中的典故也讓人嗟嘆。它的溫和醇美可以媲美酥酪,皎潔更超過那冰霜。逢年過節將它作爲美味呈上,秋天收穫了足夠的糧食後製作它。吃麻糖粘住牙齒默默祝禱,人們吃飽後滿足得歡樂欲狂。剛開始煎制時火候要急,等到沸騰後再用湯使它止沸。這本來只是流傳鄉里的習俗,想來可能被大方之人取笑。慶幸日常生活能有這樣的食物足以果腹,這樣珍貴美好的名聲實在不敢當。我就像那進獻芹菜的鄉野之人,懷着誠意把這麻糖獻給你。元旦佳節,剛好陪着孫子,擺開宴席舉杯祝壽時佐以麻糖。我的這篇詩作如瓦礫應當排在後面,更何況旁邊還有你珠玉般的佳作。勉強應答你的高雅詩篇,實在慚愧寫得不成章法。
賞析
這首詩詳細描述了麻糖的製作過程、形態、口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開篇點明在荒僻之地用糯米制作麻糖,接着細膩描繪麻糖在製作過程中的色澤變化以及剛柔不同的質地,展現出其獨特魅力。詩中運用了大量比喻,如「香分雲子白,色轉鵝兒黃」「堅膠凝鳳嘴,柔曲回羊腸」,形象生動地將麻糖的色、質比作雲子米、鵝兒黃、鳳嘴膠、羊腸等,使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麻糖的特點。同時,詩人列舉一些典故,看似增添了詩作的文化底蘊,實則從側面反映出麻糖作爲民間食物與那些高雅奢華事物的對比。詩裏提到麻糖用於歲時節日、滿足日常飲食,體現出其在民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表達了人們對這種鄉間美食的喜愛與滿足。最後詩人以「美芹」自比,謙遜地迴應友人,也顯示出文人之間交往時的恭敬與謙虛態度。整首詩語言質樸而富有感染力,既充滿生活氣息又不失文化內涵 ,通過對麻糖的詠歎傳達出一種悠然自得、感恩生活、謙遜誠摯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