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遺湯沐浴
都城甘水嗇於酒,擔頭取飽得滿缶。
每憶江湖萬松底,夜半酒醒挽石斗。
如今長卿不滿喉,豈有溫泉濯汗流。
岑岑背若負芒刺,每向一飯懷千憂。
君家有井金作欄,轆轤可取不可殫。
大奴分遺足一斛,洗我塵垢生羽翰。
人生生理易與耳,輟洗爲君起長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嗇(sè):吝嗇,這裏指都城甘水比酒還稀缺。
- 缶(fǒu):一種瓦器,可用來盛物 。
- 石鬥:這裏指較大的容器。
- 長卿: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字長卿,這裏借指自己,形容處境不佳,連喉嚨都未能填飽。
- 濯(zhuó):洗。
- 岑岑(cén cén):脹痛難受的樣子。
- 金作欄:形容井欄華麗精美。
- 轆轤(lù lu):井上汲水的工具。
- 殫(dān):盡。
- 大奴:指大戶人家的奴僕。
- 分遺(wèi) :分送,贈送。
- 羽翰(hàn):翅膀,這裏有變得輕快之意。
- 生理:生計。
翻譯
都城甘甜的水比酒還要稀少難得,擔水上售賣的人只能裝滿瓦缶。我常常回憶起在江湖邊、萬鬆之下,半夜酒醒了能舀滿滿石斗的水來喝。如今我處境困窘連嗓子都填不飽,哪裏有溫泉可以洗去身上的汗水。後背脹痛的就像揹着芒刺一般,即使吃一頓飯都懷揣着無數憂愁。你家裏有精美的金欄井,通過轆轤打水怎麼也打不完。你家奴僕送來滿滿一斛水,幫我洗去身上的塵土污垢,感覺如同生出了輕快的翅膀。人生的生計原本就是容易解決的事情罷了,停下洗浴爲你長嘆。
賞析
這首詩作者以自身處境的困窘與對往昔生活的回憶相對比。開篇用「都城甘水嗇於酒」描繪出都城水的稀缺,與過往在江湖能暢飲的愜意形成反差,表現出生活環境的變化和如今的困厄。「如今長卿不滿喉,豈有溫泉濯汗流」等句,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深入刻畫自己窮困潦倒的生活狀態與精神痛苦。詩人渴望能像過去一樣灑脫暢快,可現實的無奈如芒在背。鄰居的饋贈無疑是黑暗中的一絲光亮,讓詩人感受到溫暖。「洗我塵垢生羽翰」,形象地寫出這一饋贈帶來的輕鬆與慰藉。尾句「輟洗爲君起長嘆」又轉折,由對饋贈的感激上升到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全詩情感起伏跌宕,從困窘的悲嘆到饋贈的欣喜,再到最後的長嘆思索,流露出詩人對於生活變遷的複雜情感,同時也隱隱傳達出對人生困苦與溫暖人情交織的獨特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