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本口占

· 弘歷
此豐彼歉總難同,物理人情豈易窮。 只有孜孜勤政意,無分塞外與宫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口占:指作詩文不起草稿,隨口而成。

弘曆:即乾隆皇帝。

翻譯

這邊豐收那邊歉收總是難以相同,事物的道理和人之常情豈能容易探究明白。只有一直勤勉努力的執政用心,沒有分別是在塞外還是在宮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皇帝對於不同地區收成情況的認識和對於執政的一種態度。詩中體現出世間情況的複雜性和難以完全等同性,同時強調了皇帝無論在何地都要保持勤勉理政的決心。雖語言質樸,但展現了乾隆作爲帝王對於國家治理的思考和自我要求。整體風格平實而富有深意。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