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趙太守王推官(赴謫詩。正德丁卯年赴謫貴陽龍場驛作)

詰朝事虔謁,玄居宿齋沐。 積霖喜新霽,風日散清燠。 蘭橈渡芳渚,半涉見水陸。 溪山儼新宇,雷雨荒大麓。 皇皇弦誦區,斯文昔炳郁。 興廢尙屯疑,使我懷悱懊。 近聞牧守賢,經營亟乘屋。 方舟為予來,飛蓋遙肅肅。 花絮媚晚筵,韶景正柔淑。 浴沂諒同清,及茲授春服。 令德倡高詞,混珠愧魚目。 努力崇修名,迂疏自巖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詰(jié)朝:明晨;次日清晨。
  • 虔謁(qián yè):虔誠地拜謁。
  • 玄居:指道觀。
  • 齋沐:齋戒沐浴,以示虔誠。
  • 積霖:久雨。
  • 新霽(jì):雨雪後初晴。
  • 清燠(yù):清涼和暖。燠,暖。
  • 蘭橈(ráo):蘭木做的船槳,此處代指船。
  • 芳渚(zhǔ):長滿花草的水中小塊陸地。
  • 皇皇:形容堂皇正大。
  • 弦誦:絃歌誦讀,古代學校重視音樂教育,常用絃歌之教輔助教化。
  • 斯文:指文化教育之類。
  • 炳鬱:文采光華貌。
  • 屯疑:積聚的疑慮。
  • 悱(fěi)懊:鬱悶煩惱。
  • 牧守:指州郡的長官。
  • 經營:籌劃營造。
  • 亟(jí)乘屋:趕快修繕房屋。乘屋,謂登上屋頂覆蓋茅草等,進行修繕。
  • 方舟:兩船相併。
  • 飛蓋:華麗的車蓋,此處代指車。
  • 肅肅:形容車行走時發出的聲音。
  • 韶景:美好的景色。
  • 柔淑:溫柔美好。
  • 浴沂:《論語·先進》中有「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指在沂水沐浴,此處有享受自然、閒適之意。
  • 令德:美德。
  • 高詞:高雅的言辭。
  • 混珠愧魚目:用「魚目混珠」的典故,意即自己的才學像魚目,和對方高雅優美的言辭相比自愧不如。
  • 脩名:美好的名聲。
  • 迂疏:迂闊疏放、不隨流俗。

翻譯

第二天清晨我懷着虔誠之心去拜謁,昨晚在道觀裏齋戒沐浴。多日的霖雨終於迎來了初晴,風和日麗驅散了溼熱,帶來清爽。 乘坐小船渡過那長滿花草的小洲,走到半途便看到了水與陸地。溪山好像煥然一新,只是那大麓之地曾經歷過雷雨顯得有些荒蕪。 這裏曾是書香四溢、正大光明進行教育的地方,往昔文化燦爛輝煌。它的興衰讓人心中積聚疑團,也使我滿是鬱悶和煩惱。 最近聽聞當地的長官賢德,積極籌劃修繕房屋。他們駕着兩船並連的船來迎接我,那遠遠趕來的華麗車子發出肅穆之聲。 傍晚筵席上花絮隨風飛舞,姿態柔美,美好的春光溫柔而宜人。在此我彷彿感受到了如「浴乎沂」般的至清至純,又恰逢這賜我春服的美好時節 。 您以高尚品德吟出高雅的詩句,而我像魚目混珠般自愧不如。願您努力推崇美好名聲,我本是來自巖谷的迂闊疏放之人。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守仁被貶謫到貴陽龍場驛途中所作,是對趙太守與王推官的次韻應答之作。詩的開篇描繪出行前的準備以及雨後初晴出行時的清新環境,奠定了舒緩平和的基調。詩中對所到之地往昔文教昌盛的回憶與眼前荒蕪興廢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表達出詩人對文化興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對此情此景的感慨與憂慮。「近聞牧守賢」幾句,引入趙太守等人的形象,體現出他們對詩人的迎接盛情,展現出當時官場少有的友愛與支持。「花絮媚晚筵,韶景正柔淑」等句則描繪出美好宜人的筵席環境,增添了輕鬆愉悅氛圍。最後,詩人以謙虛之態迴應對方高雅文辭,又表明自身淡泊之志。整首詩既蘊含對文化傳承的關切,又有對他人情誼的珍視,情感真摯且豐富,同時展現了詩人謫居途中的心路歷程,不失文人本色。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初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十五歲訪客居庸、山海間,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劉瑾,廷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任廬陵知縣。十一年,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鎮壓大帽山、浰頭、橫水等處山寨凡八十四處民變,設崇義、和平兩縣。十四年,平寧王朱宸濠之亂。世宗時封新建伯。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鎮壓斷藤峽瑤民八寨。先後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歸,行至南安而卒。其學以致良知爲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物。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以曾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文章博大昌達,初刻意爲詞章,後不復措意工拙,而行墨間自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