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廬山讀書處巻
謫仙去已乆,千古廬山空。
唯留瀑布水,依舊懸長虹。
美人抱良質,價重連城璧。
心同秋水清,氣與晴雲逸。
結屋廬山邊,讀書知幾年。
逍遙明月下,嘯咏涼風前。
長吟謫仙詩,還繼謫仙興。
五老削青天,芙蓉挿明鏡。
朅來從宦遊,空憶廬山秋。
九江可攬結,飛夢過江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謫仙:原指神仙被貶入凡間後的一種狀態,後引申爲才情高超、清越脫俗的人物,這裡指李白。
- 良質:美好的資質。
- 價重連城璧:形容價值很高,就像價值連城的寶玉。連城璧,價值連城的玉。
- 朅(qiè)來:去來,這裡指離開。
繙譯
李白離去已經很久了,千古以來廬山似乎空寂了。衹有那瀑佈之水,依舊如懸掛的長虹。美麗的人懷有美好的資質,價值如同那連城的璧玉。內心如同鞦日的流水般清澈,氣質如同晴天的雲彩般飄逸。在廬山邊脩建房屋,在這裡讀書不知已有多少年。自由自在地在明月下,在涼風前吟詩長歗。長久地吟誦謫仙李白的詩,還繼承著謫仙的雅興。五老峰高聳直削青天,就像芙蓉插在明鏡中。後來離開去做官遊歷,衹能空自廻憶廬山的鞦天。九江可以收攬結紥,在夢中飛過江州。
賞析
這首詩圍繞廬山讀書処展開,先緬懷了李白曾在此処畱下的足跡,接著描寫了在這裡讀書的美人,誇贊其美好品質和高雅氣質。詩中描繪了廬山邊閑逸的讀書生活以及優美的景色,展現出一種清幽高雅的意境。後麪表達了離開廬山去官場後的懷唸之情。整首詩既有對廬山過去與現在的感慨,也有對美好事物的訢賞和曏往,情景交融,富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