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武夷止庵
南渡瓊詩人,求仙得此道。
我來一訪之,止庵空肖貌。
止庵在何許,九曲武夷隩。
上山多靈芽,下澗多瑤草。
景物且夷曠,山水亦絕好。
道人此真修,中有燒丹竃。
聞說燒丹日,精緻尤可道。
九轉未為至,十轉不為到。
溫養黃庭珠,乾坤坎離奧。
三光任陸沉,一珠溫自保。
功就山靈泣,鼎枯泉脈浩。
身去仍丹丘,神與此山老。
詩賦留山間,手澤猶精造。
永與九曲歌,並作鎮山寶。
仙集響琅琅,我心明皜皜。
持集歸故鄉,為報五原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隩(yù):河岸彎曲的地方。
翻譯
南渡而來的如仙人般的詩人,爲求仙得到此道。我前來拜訪他,止庵只是空有其相貌。止庵在什麼地方呢,在九曲的武夷山彎處。上山有很多靈驗的茶芽,下澗有很多美玉般的仙草。景物很是平和曠遠,山水也是極其美好。道人在這裏真正地修行,其中有燒丹的爐竈。聽說在燒丹的日子,精心細緻尤其值得說道。九轉還不算是達到極致,十轉也不算到達。溫暖養護黃庭珠,掌握乾坤坎離的奧祕。日月星任由其沉淪,一顆丹珠能溫暖地自我保存。功成之時山靈哭泣,鼎枯萎而泉脈浩蕩。人雖離去但仍在丹丘,精神與這山一起老去。詩賦留在這山間,手跡還是那樣精妙。永遠與九曲之歌一起,並作爲鎮山之寶。仙人的事蹟響亮迴盪,我的心光明潔白。拿着詩集回到故鄉,爲報答五原的守護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武夷止庵這一帶有濃厚仙道氣息的地方,以及在此修行的道人。詩中既描寫了武夷山美麗的自然景色,如靈芽、瑤草等,又刻畫了與仙道相關的燒丹等元素,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又美好的氛圍。詩中還提到了道人的修行過程和成就,以及他們留下的詩賦等。整體意境深遠,語言也頗具韻味,表達了詩人對這裏的嚮往和尊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