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别王司馬先生

海山先生達者流,謝却尚書百不憂。 都人争惜大司馬,先生喜得逍遥逰。 君不見漢家貴盛稱楊氏,四業五公照青史。 未央出入劍履尊,一語囘天山可徙。 當時氣焰何矯矯,如今寂寞安足道。 華隂山下司徒墳,石馬荒凉滿秋草。 海翁海翁從古然,四時之序恒推遷。 未老身閒此真樂,急流勇退稱髙賢。 窮亦不足悲,達亦不足喜。 白日入地還上天,蛟龍能潜復能起。 揮手浮雲且歸去,莫向人間問前路。 屐齒髙躋岱嶽峰,釣竿閒挂扶桑樹。 扶桑海㟁是君家,仙人常駐五雲車。 為予寄訊洪厓子,早晚相期凌紫霞。
拼音
王廷相

王廷相

明河南儀封人,字子衡,號平厓,又號浚川。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以丁憂去。正德初,服滿至京,以忤劉瑾,謫亳州判官。後召爲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遷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減進貢快船數,革除大勝等關守臣借稽察謀利等。入爲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備權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襲,遂解魏國公徐鵬舉兵柄。加兵部尚書,提督團營,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團營與郭勳共事,不能有所振飭。勳被劾,廷相竟斥爲民。博學好議論,以經術稱。反對朱熹“理先於氣”之說,以爲“天地未生,只有元氣”。對王守仁“致良知”之說,亦有所批評。工詩文,與李夢陽、何景明等稱“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內臺集》、《慎言》、《雅述》等。 ► 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