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後再贈徳涵
浮嵐冒晴巘,驚風振華林。
枉節廻峻坂,髙輿出遥岑。
層丘既窈窕,鬱木亦蕭森。
君子薦芳酌,昭言開素襟。
憂時富危論,探道生遐心。
悲帝蒼梧遥,弔屈湘水深。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滯淫。
徒擬孫公嘯,猶帶鍾生音。
事變靡常塗,達機古所欽。
陶令恥折腰,三嘆歸来吟。
栖栖兹倦逰,邈矣行抽簮。
拼音

王廷相
明河南儀封人,字子衡,號平厓,又號浚川。弘治十五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以丁憂去。正德初,服滿至京,以忤劉瑾,謫亳州判官。後召爲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遷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減進貢快船數,革除大勝等關守臣借稽察謀利等。入爲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備權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襲,遂解魏國公徐鵬舉兵柄。加兵部尚書,提督團營,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團營與郭勳共事,不能有所振飭。勳被劾,廷相竟斥爲民。博學好議論,以經術稱。反對朱熹“理先於氣”之說,以爲“天地未生,只有元氣”。對王守仁“致良知”之說,亦有所批評。工詩文,與李夢陽、何景明等稱“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內臺集》、《慎言》、《雅述》等。
► 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