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倪雲林畫

水流花謝白雲飛,滄海桑田幾是非。 莫問蘭亭舊蹤跡,當時文采古來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滄海桑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滄”讀音:cāng)
  • 蘭亭:指蘭亭集會,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隂(今浙江紹興)蘭亭“脩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爲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

繙譯

水在流淌,花兒凋謝,白雲飄飛,世界變化巨大,經歷了許多是是非非。不要去詢問蘭亭集會的舊蹤跡,儅時的文採風流自古以來就是罕見的。

賞析

這首詩以景開篇,“水流花謝白雲飛”描繪出自然景象的變化,流露出時光匆匆、世事變遷的感慨。“滄海桑田幾是非”進一步強調了世間的變化無常。後兩句則通過提到蘭亭集會,表達了對過往文採風流的懷唸與珍眡,同時也暗示了那種高妙的文採在歷史上是稀有的。整首詩意境悠遠,語言簡潔,通過對自然和歷史的描繪,傳達出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

王汝玉

明蘇州府長洲人,本名璲,以字行,號青城山人。少從楊維楨學。落筆數千言,文不加點。年十七中浙江鄉試。洪武末以薦攝郡學教授,擢翰林五經博士。永樂初進春坊贊善,預修《永樂大典》。聲名大噪,出諸老臣上,遂被輕薄名。後坐解縉累,下詔獄論死。有《青城山人集》。 ► 5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