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偈(jì):佛教中僧人唱的一種韻文形式的話語,通常蘊含深刻的教義與感悟。
- 雲騰致雨:雲朵升騰聚集從而導致降雨。 致:導致、致使 。
- 索然:此處形容環境安靜、冷清,沒有生機活力的樣子 。
- 日照天臨:太陽照耀,好像上天親臨世間。 臨:蒞臨、降臨。
- 乾坤:代表天地。 **乾(qián )**代表天,**坤(kūn)**代表地 。
- 廓爾:形容廣闊、開闊的樣子。
- 文殊臺:傳說中是與文殊菩薩有關的地方,常被視爲聖地、靈境。文殊菩薩在佛教中象徵着智慧。
- 縱然:這裏有即使、即便的意思,表示一種假設情況。
翻譯
雲朵蒸騰向上,帶來降雨,此時整個世界彷彿變得寂靜冷清。太陽高高升起,陽光普照,如同上天親臨世間,天地也變得格外開闊廣大。在那神聖的文殊臺裏,即便有成千上萬的菩薩顯現在面前,但晴就是晴,雨就是雨,山還是那座山,水依舊是那片水。世間事物各有其本來面目,不會因爲外界因素而改變。
賞析
這首偈語充滿了對自然與世間萬物本真狀態的深刻洞察。開篇「雲騰致雨,世界索然」描繪出一種動態的自然現象引發的環境變化,雲的升騰帶來雨水,萬物彷彿在此刻歸於平靜與冷清,讓人感受到自然的變幻無常和世界的靜謐深邃。接着「日照天臨,乾坤廓爾」,陽光來臨,天地開闊,展現出大自然在不同時刻的蓬勃生機與宏大寬廣,給人以豁達明亮之感。
關於文殊臺和萬菩薩顯現的描述,並不是在單純強調神祕和超自然的景象,而是藉此表達一種禪意思想。即使面對超凡神聖的力量,世間的一切依然保持着各自原色原貌,不會被幹擾。強調了萬事萬物都有其固有本質,告誡人們要以平常心去看待世界,不被表面的紛繁複雜或超凡景象所迷惑,應認識到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對本質的領悟,充滿了一種迴歸本真、不執着於虛幻外物的禪學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