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相國寺:位於河南開封,是著名佛教寺院。
- 白璧:縞(gǎo)素的璧玉,此處用來指寺裏銘刻着唐朝事蹟的碑石,有潔白純淨之意。
- 歲月:紀年、年代,這裏代指歷史。
- 都城:指當時的京城開封。
- 舊朝廷:此處代指北宋時期繁榮景象。
- 六代:指建都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的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這裏用來借指南宋朝廷。
- 緇衣:僧衆之服,代指僧人,此處指相國寺裏的佛法 緇(zī)。
翻譯
寺中的白色碑石上依然刻着唐朝的歲月,京都開封仍然留存着往日朝廷的記憶。爲什麼連續六代的英明天子,竟然比不上這寺廟的佛法顯得更有靈氣。
賞析
這首詩借相國寺所見,勾起對往昔朝代的回憶。開篇「白璧猶書唐歲月」,通過白璧上留存的唐朝印記,拉開歷史的帷幕;「都城更記舊朝廷」,進一步強調都城承載着過去的繁榮和輝煌,有對過往榮華的憑弔之感。「如何六代明天子,不及緇衣獨有靈」,以反問的形式,將六代天子的統治與相國寺佛法相對比。感慨即便歷經多個朝代更迭、天子更替,都不如這寺廟中的佛法得以長久延續,寄寓對朝代興衰的深深感慨。通過今與昔、現實與精神(佛法)之間的對比,深化了興亡之感、家國之愁,含蓄深沉,詩意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