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

· 秦觀
我宗本江南,爲將門列戟。 中葉徙淮海,不仕但潜德。 先祖實起家,先君始縫掖。 議郎爲名士,余亦忝詞客。 風流以及汝,三通桂堂籍。 汝弱不好弄,文章有風格。 久從先生游,術業良未測。 武林一都會,山水富南國。 下有賢別駕,上有明方伯。 干將入砥礪,騕褭就銜勒。 勿矜孔鸞姿,不樂棲枳棘。 吳中多高士,往往寄老釋。 辨才雖物化,參寥猶夙昔。 投閑數訪之,可得三友益。 少來輕別離,老去重乖隔。 念汝遠行役,惘惘意不懌。 道山雖云佳,久寓有饑色。 功名已絕意,政苦婚嫁迫。 終從大人議,稅駕邗溝側。 追蹤漢兩疏,父子老阡陌。
拼音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