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製元日 其二

· 晏殊
人正肇屆時多祜,鳳曆惟新景載陽。 雙闕布和雲氣鬰,千門獻壽玉聲長。 東風入律三邊靜,北斗回春萬物芳。 朝暇肅誠頒睿藻,搢紳交抃捧堯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人正(rén zhēng):夏曆正月。這裏指新年第一天。
  • 肇(zhào)屆:開始到達。
  • 祜(hù):福氣。
  • 鳳歷:曆書的美稱。
  • 載(zài)陽:天氣開始暖和。
  • 雙闕:宮殿、祠廟門前兩邊的樓觀,借指宮廷。
  • 布和:宣佈祥和的政令。
  • 玉聲:這裏可能指玉佩碰撞之聲或美妙的音樂聲,在文中應是形容朝賀時的景象。
  • 入律:古代以律管候氣,節氣至,則律管中有相應的灰飛出,稱入律。在詩中表示春風合乎節令。
  • 三邊:泛指邊疆。
  • 北斗回春:北斗星斗柄轉向,意味着春天到來。
  • 朝暇:朝廷閒暇之時。
  • 肅誠:恭敬真誠。
  • 睿(ruì)藻:皇帝的文章。
  • 搢(jìn)紳:指官員,亦作「縉紳」 。
  • 交抃(biàn):拍手歡笑,形容喜悅。
  • 堯章:比喻帝王的文章、詔令。指代皇帝所作詩文,這裏指宋仁宗的詩作。

翻譯

新年剛剛到來,福氣多多,新的歷書翻開,天氣開始暖和起來。皇宮中宣佈祥和政令,雲氣繚繞,輝煌壯麗;衆多宮門中舉行祝壽儀式,玉佩之聲悠長不絕。東風合乎節令,邊疆一片安寧平靜;北斗星斗柄轉動,春天迴歸,世間萬物都綻放出芬芳。在朝廷閒暇之時,皇帝懷着恭敬真誠之心頒佈御作詩文,大臣們紛紛拍手歡笑,虔誠地捧接這如堯舜般聖明帝王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是晏殊奉和皇帝在元日(正月初一)所作的詩。詩的開篇就點明新年伊始,充滿福氣,描繪出一幅萬象更新的美好景象。「雙闕布和雲氣鬱,千門獻壽玉聲長」 通過描寫宮廷中發佈政令和祝壽時的熱鬧場景,彰顯出朝廷的尊貴莊嚴和喜慶氛圍。 「東風入律三邊靜,北斗回春萬物芳」 以東風入律、北斗回春象徵天地祥和,國家太平,萬物復甦,展現出宏大而美好的新春氣象,既歌頌了和平盛世,也渲染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機。最後兩句 「朝暇肅誠頒睿藻,搢紳交抃捧堯章」,描繪了皇帝頒佈御詩、大臣們恭敬喜悅接迎的情景,突出了君臣和諧,體現出臣子對皇帝的尊崇,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皇家的歌頌讚美之情,具有鮮明的宮廷詩特徵,語言華麗典雅,對仗工整,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相對安定繁榮的社會局面 。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南昌進賢)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爲“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