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熱頓凉答半谿

髙木蕭蕭動野煙,夜堂孤坐一燈懸。 新愁到枕還今夕,往事驚心又隔年。 勲業巳慚青鏡裏,情懐聊放緑尊前。 莫嫌眼㡳炎凉變,安分隨時自泰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蕭:指聲音。
  • 勳業:功業。
  • 綠尊:亦作「綠樽」,酒杯。

翻譯

高大的樹木在風中發出蕭蕭之聲,攪動着野外的煙霧,夜晚在屋堂孤獨地坐着,只有一盞燈懸掛着。新添的愁緒到了枕邊還是今天晚上,過去的那些令人驚心的往事又已經隔了一年。在功業上已經慚愧於鏡子裏的自己,暫且把情懷放置在酒杯前。不要嫌棄眼前的炎熱和寒涼變化,安守本分隨時都能自然地安然閒適。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夜的景象以及詩人自身的感受和思考,表達出一種對時光流逝、功業未成的感慨,以及面對世事變化的從容心態。詩中「高木蕭蕭動野煙」營造出一種蕭索的氛圍,「新愁到枕」「往事驚心」體現了詩人內心的愁緒,而「勳業巳慚青鏡裏」則流露出詩人對於自己成就的反思和無奈。然而最後詩人又以「莫嫌眼㡳炎涼變,安分隨時自泰然」表明自己能淡然處之,以一種豁達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變化。整體意境深沉而富有韻味。

顧應祥

明浙江長興人,字唯賢,號箬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饒州府推官。時樂平知縣為桃源洞農民軍所執,應祥單身入其營勸說,令竟得釋。奔母喪家居十五年,嘉靖中累遷刑部尚書,奏定律例。嚴嵩專權,應祥以耆舊自居,嵩不悅,以原官出南京,尋致仕,又十二年卒。應祥為王守仁弟子,博學嗜書,九流百家皆識其首尾。尤精算學,有《測圓海鏡分類釋術》、《弧矢算術》、《授時歷撮要》諸書。又作《傳習疑錄》、《龍溪致知議略》,申其師說。別有《惜陰錄》、《南詔事略》、《歸田詩選》等。 ► 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