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吳應枚圖嵩山華蓋峰仍叠前韻

· 弘歷
即景不能黙於談,昨來瞻嶽洛以南。 其峯造極愜靜㕘,華蓋之下停龍驂。 償我夙願引我忺,目所攬結興欲探。 詎惟一壑與一嵒,維嶽與鎮都包函。 是宜紀詠詩囊添,問上問下隔層嵐。 其呼萬嵗奚足耽,無徳登封實可慙。 不如校景收清恬,石磎曲折路尚堪。 底須鏨鑿屴崱巉,下視羣峭知其凡。 金臺玉鏡積翠咸,鐵梁大小殊森嚴。 搗衣玉女不嫁男,常有雲物供繡拈。 嵩門待月纔眉尖,謫仙人宅萬古含。 大化㝠合開胸襟,如響應聲空谷谽。 侍臣?韻艱谽䆱,磨崖擘窠大字嵌。 他年誰其青出藍,莫使薜荔䝉茸馣。 爾枚闕里歸程兼,要當詩畫藝兩覃。 無舉柱史及瞿曇,名教之中樂無險。 漫云月窟天心潛,大羮有味匪醯鹽。 試走健筆為雲巖,鬼神入處氣益酣。 兩行煙柳踈毿毿,燕山趙水迎歸驂。 長歌還憶陟巘驔,題幀何異書崇嵁。 擕歸温室資吟瞻,香光家法待更覘,是謂舉一乃得三。
拼音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