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盤謡
玉盤博徑得二尺,圍六尺有五寸益。
虚中盛水受一石,素質不雕其色碧。
旁達孚尹瓊華澤,葆光撫不留手跡。
羣玉之精出崑崙,吉日甲子天子賓。
于西王母瑶池津,行觴介紹簠簋罇。
爾時所御器今存,作鎮西極永好完。
未入震旦三千年,問今何来不脛偶。
凖噶爾亡淪世守,阿睦撒納兹竊取。
王師罙入靖孽醜,於將獲之聨猭走。
棄其重器為我有,元英大吕陳座右。
咄哉玉盤徒華滋,不可食兮不可衣。
連城價詎如窮竒,俘彼禍除可罷師。
前歌後舞樂雍熈,瓌玩吾將安用之,擬付鄛人一例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弘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
- 徑:直徑。
- 益:增加。
- 孚尹:玉的色彩。
- 瓊華澤:美玉般的光澤。
- 葆光:隱蔽其光輝。
- 昆崙:崑崙山。
- 甲子: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
- 西王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 瑤池:傳說中西王母的住所。
- 津:渡口。
- 行觴:依次敬酒。
- 簠簋樽:古代的禮器。
- 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 不脛偶: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傳播和流行。
- 準噶爾:清代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
- 淪:淪落。
- 世守:世代相守。
- 阿睦撒納:厄魯特蒙古輝特部臺吉。
- 罙入:深入。
- 靖:平定。
- 孽醜:妖孽、醜惡的人或事。
- 猭(chuàn):奔跑。
- 元英大呂:鍾名。
- 咄哉:表示感慨或驚歎。
- 華滋:形容華麗潤澤。
- 連城價:價值連城。
- 窮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四凶之一。
翻譯
玉盤的直徑達到二尺,周長則多了六十五寸。中間空虛能盛水有一石,本質樸素不雕琢色澤碧綠。旁邊通達有着美玉般的色彩和光澤,隱藏光輝撫摸也不留手跡。這玉盤是羣玉的精華出自崑崙山,在吉祥的日子甲子被天子當作賓客。在西王母所在的瑤池渡口,依次敬酒並擺上簠簋樽等禮器。那時所使用的器具如今還保存着,鎮守在西邊極點永遠完好。還沒有進入震旦有三千年,問如今爲何不待推行就來到了。準噶爾淪陷淪落他人世代相守,阿睦撒納偷取了它。王師深入平定了那些醜惡之人,在將要俘獲它時它卻聯同逃跑了。拋棄了那重要的器物被我所有,元英大呂陳列在座位右邊。哎呀這玉盤只是徒有華麗潤澤,不能吃也不能穿。價值連城怎比得上窮奇,俘獲了它消除了災禍就可以罷兵。前面歌唱後面舞蹈歡樂和樂,珍貴的玩物我將怎麼用它,打算交給沒有見識的人統統打碎。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一個珍貴的玉盤展開描述。詩中詳細描寫了玉盤的尺寸、外觀、質地以及它的來歷和傳奇經歷。它來自崑崙山,與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有所關聯,具有濃厚的神祕色彩和歷史底蘊。後來玉盤歷經波折,從準噶爾處輾轉到了詩人手中。詩人感嘆玉盤雖然華麗珍貴卻沒有實際用途,其價值或許還不如凶神窮奇。最後表達了對戰爭勝利、獲取玉盤以及追求和平歡樂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對這些珍貴卻無實用之物的一種矛盾態度。整首詩語言華麗,在描述玉盤時用詞精準生動,展現了弘曆對這一寶物的細緻觀察和獨特感悟,同時也結合了歷史背景和個人情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歷史意義。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