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荆軻山櫽括其事題辭

· 弘歷
慶卿本齊人,擊劍兼好書。 盖聶及勾踐,避去如懦夫。 至燕人不識,所愛惟狗屠。 游酒遇漸離,酣歌旁若無。 田先生善之,謂非庸人徒。 燕丹怨秦陵,鞠武謀嫌迂。 武乃進田光,襒席跪導途。 知壯未知耄,國事難任謀。 因緣進荆卿,不言死明諸。 尊禮舍上舍,順適惟所需。 激樊得其首,兼具督亢圖。 治装将啓程,有待欲與俱。 辭決不復顧,忼慨遂就車。 䝉嘉為先言,九賔覲帝居。 舞陽果色變,顧笑為揶揄。 圖窮匕首見,揕之未至軀。 手搏衆惶急,囊提夏無且。 拔劍擊荆軻,倚柱罵自如。 丹謀終無成,國喪身亦誅。 行險致奇禍,孰謂傳言疎。 史遷羨名垂,寧識仲尼譽。
拼音

弘歷

即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碩寶親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驅逐在內廷行走之僧道;釋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復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將宗室諸王所屬旗人,均改為“公中佐領”,即歸皇帝掌握。對漢族知識分子,采用籠絡與懲罰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開博學鴻詞科,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又大興文字獄,前后大案不下數十起,并借修書之便,銷毀或竄改大量書籍。對西北方面,平定準噶爾部,消滅大小和卓木勢力,解決康、雍以來遺留問題。在位時六次南巡,多次進行鎮壓土司叛亂、農民起事戰爭,耗費大量錢財。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敗;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稱十全老人,對敢于指斥時弊之官吏,常嚴加斥責。同時,對各省虧空嚴重、督撫多不潔身自愛之狀,知之甚詳。五十八年,接見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拒絕英國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禪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舉行授受大典,自稱太上皇帝,仍掌實權。在位六十年。謚純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