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趙文敏杜陵戴笠圖

· 解縉
碧鷄坊裏春風顛,浣花溪邊晴日暄。 浩歌一曲花弄影,慷慨不及開元前。 飯顆山頭憶相見,歴下新亭舊時面。 吟詩未遣髭鬚愁,愁絶邊塵暗河縣。 平生落筆五嶽搖,調笑不作兒女嬌。 錦袍仙人伯仲耳,孰謂有作徒相嘲。 詩巻長留兩不滅,玉顔癯骨俱清絶。 萬古詩人照膽寒,松柏蒼然傲氷雪。 吳興公子真天人,落影自與韓衆親。 新圖古色照秋水,如此子美方逼真。 槎翁老仙我所敬,十年寤寐遊珠林。 新詩墨妙聚片紙,今我觀之諧夙心。 嗟余豈是諸公徒,青天空行一字無。 紛紛餘子風斯下,獨立惟見明星孤,吁嗟杜陵焉可呼。
拼音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