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蕭檢討引髙南歸

· 解縉
新雨不成泥,軥舟樹上啼。 征夫懐逺路,家在大湖西。 别家今幾度,楊柳江邊樹。 念鄉車輪下,漸是中年路。 萬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長别離。 長别離,向何方,九河落花晴浦香。 玉雎斑斑鳬乳黄,南望不見二髙堂,奈此遊子思故鄉。 我家蕭君濟世早,功成身退合天道。 當時未必去者賢,挽不囘之卧烟島。 後來親閲虧成事,始識從初去時好。 我不能赤手縛虹霓,又不能委身同草木。 生逢堯舜時,肯受泥塗辱。 昨者誤奮龍門雷,蝘蜓嘲之自云足。 憂者舉觴酧白日,惟有皇天照空谷。 張公云,吳江生,我有千載意,不羨身後名。 為君寫作送行曲,曲中摧曳難為情。 君行不聽,我意不平。 明日買船棹秋聲,送秋東下窺滄瀛。 飄然如去白玉京,須君禹穴相逢迎。 相見不見須相待,客行雖遲心不改。
拼音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