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秋夜賦寄王院判

· 解縉
羇懐不自釋,終夜卧復起。 長風吹河聲,瀉入茅屋裏。 青天髙髙素月横,露華凄落羅衫輕。 干將莫邪欲自見,中夜忽作雙龍鳴。 志士遭逢苦不早,逺道憂心急於搗。 漫説咸陽與洛陽,昨日鶯花今日老。 我有母,江之南,盈簪白髮絲鬖鬖。 柴門半掩緑樹下,落日凝望情何堪。 我有弟,湖之北,雲夢闗山萬里隔。 三月歸鴻又盡飛,相思一字無由得。 金蘭交契王使君,一日不見心氤氲。 適來離别忽三載,夢魂踏遍江東雲。 平生只欲事髙潔,骨肉交遊總踈絶。 慷慨臨風一灑然,淚痕滿袖都成血。 衣袖初乾夜向晨,古來忠義多艱辛。 江鄉有路且歸去,秋風野水堪埀綸。
拼音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