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簡史子由主簿:「簡史」推測可能是對「史子由」的一種稱呼方式;「主簿」是古代官職名。
- 斲(zhuó)凋:「斲」意爲砍、削;「斲凋」這裏可能指精心雕琢、打磨(才能、技藝等) 。
- 莫年:即「暮年」,指晚年。
- 古井無波:常用來比喻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 挈(qiè):提、舉。
- 斯文:這裏指禮樂教化、文章學問等。
翻譯
你回去的心意已然堅定,神態愈發平和,千萬不要像秋天的蟲子那樣,對着露珠悲泣發出哀怨之聲 。年輕時就像是精心雕琢、打磨一樣,需要巧妙的手指彈奏出美妙之音(培養才能需要精妙的方法)。到了晚年成熟穩重,便能顯現出真摯的情感。要像清幽古井無波的日子一樣,內心平靜,不妨試着提起銅瓶,靜候明月的出現。獨自堅守這份學問來慰藉孤寂的靈魂,不要拒絕世間萬物的相逢與相伴。
賞析
這首詩整體呈現出一種教導與勸勉的情懷。開篇兩句「君歸意定氣逾平,莫學秋蟲泣露聲」,以「君歸」點明友人的動向,用「氣逾平」讚揚友人堅定平和的心態,並告誡友人不要做秋蟲般哀怨之人,傳遞出一種積極豁達的處世態度。
頷聯「少日斲凋須妙指,莫年深穩見真情」,通過對人生不同階段的描述,年輕時需要像巧妙彈琴般精心打磨才能,而人生暮年要憑藉沉穩深厚來展現真性情,意在告訴友人無論處於何種人生階段都要把握好自己。
頸聯「爲鄰古井無波日,試挈銅瓶待月明」,營造出一種寧靜、閒適的意境。「古井無波」暗喻內心的平靜淡泊,而「挈銅瓶待月明」的舉動更增添了一種悠然自得的瀟灑。旨在勸友人以平和沉靜的心態面對生活。
尾聯「獨抱斯文慰幽寂,莫辭萬象與逢迎」,表達出要堅守學問慰藉心靈,同時不要拒絕與世間萬物的交流感應的觀點,體現了一種既享受內心寧靜又能積極融入世界的智慧。詩歌用語巧妙,借不同意象和情境表達多層勸勉之意,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真摯的關心與深厚的哲學思考 。
釋寶曇
釋寶曇,字少雲,俗姓許,嘉定龍遊(今四川樂山)人。幼習章句業,已而棄家從一時經論老師遊。後出蜀,從大慧於徑山、育王,又從東林卐庵、蔣山應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錫山。歸蜀葬親,住無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築橘洲使居,因自號橘洲老人。寧宗慶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龕銘》)。曇爲詩慕蘇軾、黃庭堅,有《橘洲文集》十卷。《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寶曇詩,以日本東山天皇元祿十一年戊寅織田重兵衛仿宋刻本(藏日本內閣文庫)爲底本。集外詩附於卷末。
► 278篇诗文
釋寶曇的其他作品
- 《 和蓬萊老之兄卓宣教見遺 》 —— [ 宋 ] 釋寶曇
- 《 答張以道 其一 》 —— [ 宋 ] 釋寶曇
- 《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其五 》 —— [ 宋 ] 釋寶曇
- 《 再答吳仲登三絕 其一 》 —— [ 宋 ] 釋寶曇
- 《 與侍講程自靖州西歸會於江陵二首 其一 》 —— [ 宋 ] 釋寶曇
- 《 和胡仲方攝縣喜雨三首 其二 》 —— [ 宋 ] 釋寶曇
- 《 病眼有作 》 —— [ 宋 ] 釋寶曇
- 《 送廬山茶與陳大監 》 —— [ 宋 ] 釋寶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