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知足:滿足於已經得到的(指生活、願望等)。
- 大道:這裏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體,也可理解爲高深的道理。
- 浮榮:虛榮,虛幻不實的榮耀。
- 衝開:衝破、分開。
- 煙縷:裊裊上升的細長煙氣。
- 瀁(yǎng):形容水流蕩漾 。
- 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
翻譯
有山有水相伴還憂愁什麼呢?懂得知足能夠讓世間萬事都平息。高深的道理不是從心外去獲取,那些虛幻的榮耀才需要在世俗間去追求。黃鳥衝破嫋嫋青煙展翅高飛,白鷗在碧波盪漾的潭心輕快地點過。這麼美好的景緻全都被我掌握領略,何必還要不辭艱險去尋訪那傳說中的瀛洲仙山呢。
賞析
這首詩傳達出一種閒適、豁達且富含哲理的生活態度。開篇「有山有水更何憂,知足能令萬事休」,表達出詩人滿足於山水之間的寧靜,倡導以知足之心來平息內心對塵世紛擾的追求。頷聯「大道不從心外得,浮榮須向世閒求」蘊含深刻哲理,將內在追求的大道與外在尋求的浮榮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不應捨本逐末去追求虛幻的榮耀。頸聯 「衝開煙縷飛黃鳥,點破潭心瀁白鷗」兩句則展現了山居生活充滿生機的畫面,充滿了靈動之美,增添了逸趣。而尾聯 「好景盡歸餘掌握,豈勞艱險訪瀛洲」,進一步表明眼前美好景色已然滿足自己,不必去苦苦尋覓遙不可及的仙山,體現出詩人對當下山居生活的珍惜與熱愛,全詩動靜結合,情理交融,展現了一種超脫又貼近自然的境界。
釋延壽
釋延壽,吳越王錢俶請入居靈隱山新寺。明年,遷永明寺,居十五載。著述頗豐,有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流播海外。高麗國王遣使齎書,敘弟子之禮。開寶八年卒,年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徽宗崇寧間追諡宗照(《鹹淳臨安志》卷七○)。《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宋高僧傳》卷二八、《禪林僧寶傳》卷九、《五燈會元》卷一○、《佛祖統紀》卷二六、《釋氏稽古略》卷三、《鹹淳臨安志》卷七○有傳。 延壽詩,以《慧日永明智覺壽禪師山居詩》(清光緒十一年江北刻經處本)爲底本,參校明釋正勉、釋性?合輯之《古今禪藻集》(簡稱《禪藻集》)。另從《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增廣聖宋高僧詩選》、《嘉泰會稽志續志》等書輯得詩、偈若干,附於卷末。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