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數枉(wǎng):多次屈尊。「枉」有屈就、屈尊之意,這裏指表弟多次費心寫信來。
- 逐臣:被放逐的臣子,詩人以逐臣自指。
- 刀俎(zǔ):刀和砧板,代指危險處境。這裏用「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之意。
- 葛天民:原指傳說中的上古帝王葛天氏的子民,這裏喻指質樸的鄉人。
翻譯
你多次不辭辛勞從山裏寄來信,於江湖之中問候我這個被放逐的人。你憐憫我常年漂泊他鄉作客,也深知你還依舊寄人籬下。曾經那如刀俎般危險可怕的經歷,如今回想仍令人心有餘悸如在夢中;我只求披上蓑衣在漁歌中了卻殘生。我的家鄉如今風俗變得淡薄冷漠,但欣慰的是,還有你這樣淳樸如上古葛天氏時代的人(關心着我) 。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收到表弟董樵的書信之後所作,飽含了複雜情感。開頭「數枉山中信,江湖問逐臣」,從表弟數次來信問候,體現出表弟對自己的牽掛,而「江湖問逐臣」表明二人處境都不輕鬆且距離遙遠,增加了情感的凝重感。頷聯「憐予常作客,知爾尚依人」,既描寫自身漂泊無依,又對錶弟寄人籬下的狀況表示同情,盡顯對彼此命運的感慨。頸聯「刀俎驚前夢,漁蓑老此身」,回憶往昔遭遇的兇險,後一句想要在漁隱生活中安度餘生,表明詩人對政治鬥爭的疲憊與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尾聯「故園風俗薄,猶有葛天民」筆鋒一轉,將家鄉淡薄的風俗與表弟的真誠淳樸相對照,突出了表弟品質的難能可貴,在流露出對故鄉風俗變化失望之餘,也從表弟身上得到一絲溫暖。整首詩情感跌宕起伏,簡潔質樸卻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