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伯才伯仲之官

浣花溪頭春可憐,兩鳬一鳬飛上天。 曉窗清浄易一卷,兄弟過午無炊煙。 大鳬白首古人上,小鳬綠鬢東風前。 簡書不畏畏泥滓,黄金污人須棄捐。 故山民病公所見,門前萬里東吳船。 曩時雷電泣真宰,後世兒女成嫣然。 人生固有浪自許,毛髮便窺肝膽全。 主家無地置弦索,妾身已爲他人妍。 相携感慨一墮淚,唯我與汝非同年。 出門大笑亦不惡,此意嘿寄飛鴻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浣花溪(huàn huā xī):在四川成都西郊,爲錦江支流,杜甫曾居溪旁,並作《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 (fú):野鴨。
  • 曉窗:清晨的窗戶。
  • 簡書:文書,這裏指官場的文書政令。
  • 泥滓(ní zǐ):泥渣,這裏比喻污濁的官場。
  • 棄捐:拋棄,這裏指捨棄污濁的官場。
  • 故山:故鄉的山,這裏指家鄉。
  • 曩時(nǎng shí):往昔,過去。
  • 真宰:宇宙的主宰,這裏指上天。
  • 嫣然:美好的樣子,這裏指後代子孫只追求表面的美好。

翻譯

浣花溪畔的春天惹人憐愛,兩隻野鴨,一隻一隻飛向天空。 清晨的窗戶邊清靜適宜讀一卷書,兄弟過了中午還沒有炊煙升起。 大野鴨如白髮老人直上天空,小野鴨如綠鬢少年在東風前飛翔。 不害怕官場的文書政令,只畏懼污濁的官場,污濁的東西就應該像拋棄黃金一樣捨棄。 家鄉百姓的困苦是您所見到的,門前停着駛向萬里東吳的船隻。 過去雷電爲百姓哭泣而驚動上天,後代子孫卻只追求表面的美好。 人生本就應該有自信地放縱自己,通過外在的毛髮便能看出一個人的肝膽全貌。 主人家沒有地方放置樂器,我這女子也已爲他人獻媚。 相互攜手感慨不已而落淚,只有我和你不是同一年出生的。 出門大笑也不是件壞事,這個心意就默默地寄託在飛鴻那邊吧。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送別伯才伯仲去爲官的情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官場和社會現象的一些思考。詩的開頭通過描寫浣花溪頭的春天和飛起的野鴨,營造出一種充滿生機又略帶憂傷的氛圍。接着描述了兄弟生活的清苦和對官場污濁的厭惡。詩中用大鳧和小鳧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和境遇。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真正關懷百姓的渴望。詩中的感慨和無奈,以及最後的寄託,都反映了詩人複雜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富有感染力。

釋寶曇

釋寶曇,字少雲,俗姓許,嘉定龍遊(今四川樂山)人。幼習章句業,已而棄家從一時經論老師遊。後出蜀,從大慧於徑山、育王,又從東林卐庵、蔣山應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錫山。歸蜀葬親,住無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築橘洲使居,因自號橘洲老人。寧宗慶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龕銘》)。曇爲詩慕蘇軾、黃庭堅,有《橘洲文集》十卷。《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寶曇詩,以日本東山天皇元祿十一年戊寅織田重兵衛仿宋刻本(藏日本內閣文庫)爲底本。集外詩附於卷末。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