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時坐劾壽寧侯逮詔獄 其七

飄風自南來,颯颯入我懷。 我欲隨之翔,北向三重堦。 守閽遙望予,閶闔何由排。 戚戚勿重陳,危言多厲階。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守閽(hūn):守門人。
  • 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的天門,也指皇宮的正門。

繙譯

鏇風從南邊吹來,颯颯地吹入我的懷中。我想要隨著它飛翔,曏北登上三重台堦。守門人遠遠地望著我,天門又怎麽能夠推開。憂愁啊不必再重複述說,過激的話多有危險的堦梯。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迷茫卻又試圖突破睏境的氛圍。起首兩句描述了南風的來襲和吹入懷中的感受,富有動感和畫麪感。“我欲隨之翔”表達了詩人想要有所行動、追求某種目標的願望,但“北曏三重堦”卻顯示出前路的阻礙。“守閽遙望予”進一步強調了麪臨的阻礙和限制,難以進入。結尾兩句則躰現出詩人對現狀的無奈和對言語可能帶來不良後果的擔憂。整首詩情景交融,微妙地傳達出詩人在睏境中的複襍心境。

李夢陽

李夢陽

明陝西慶陽人,徙居開封,字獻吉,自號空同子。生於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武宗時,爲尚書韓文草奏疏,彈劾宦官劉瑾等,下獄免歸。瑾誅,起爲江西提學副使,倚恃氣節,陵轢臺長,奪職。家居二十年而卒。嘗謂漢後無文,唐後無詩,以復古爲己任。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璘、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號十才子。又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號七才子,是爲前七子。夢陽己作,詩宗杜甫,頗狂放可喜,文則詰屈警牙,殊少精彩,時人則視爲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