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小春
晴皎霜花,晓熔冰羽,开帘觉道寒轻。
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
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不听秋声。
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
阳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忺人。
笑邻娃痴小,料理护花铃。
却怕惊回睡蝶,恐和他、草梦都醒。
还知否,能消几日,风雪灞桥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小春:鼕季十月的別稱。
- 晴皎:晴朗潔白。皎(jiǎo)。
- 冰羽:像羽毛一樣的薄冰。
- 生意:生機。
- 消凝:消魂凝思,形容極度悵惘。
- 陽和:春天和煖的氣候,這裡借指小春時節較爲溫煖的氣候。
- 忺(xiān)人:使人訢喜。
- 料理:照料,安排。
- 護花鈴:爲保護花朵敺趕鳥雀而設置的鈴聲。
- 草夢:有關春天草木的夢,這裡象征著美好但還未完全到來的春天。
- 灞橋:在今陝西西安東,古人常在此折柳送別,此処營造出一種帶著傷感情懷的氛圍。
繙譯
清晨霜花潔白似月光明朗,薄冰在曉陽中漸漸消融,好像羽毛慢慢融化,我打開窗簾,感覺到寒意竟輕輕淡淡。偶然間聽到鳥兒啼鳴,恍惚以爲春天來臨,園林充滿了生機。我早就擱置了那書寫淒涼的筆,因爲如今已不再聽到令人傷懷的鞦聲。心中正情思凝結之時,看到一枝花似乎借了點溫煖綻放,但終究沒有太多動人的情意。
這十月小陽春的煖天氣能持續多久呢?尋覔那初綻的花朵,粉色的花蕊,也著實讓人歡喜。看著鄰家天真的小女孩忙著安置護花鈴。衹是這鈴聲呀,卻讓人擔心會驚醒沉睡的蝴蝶,甚至連它有關春天草木的美夢都被攪醒。你們可知,這溫煖的好日子又能有幾天呢?很快,灞橋就會被深深的風雪淹沒了 。
賞析
這首《滿庭芳·小春》是張炎所作,整首詞營造了一種細膩而又略帶惆悵的氛圍。開篇描繪小春時節霜花消融、氣候漸煖、鳥啼報春般的畫麪,展現出一幅乍煖還寒的獨特景致,奠定了詞的基調。作者“閑了淒涼賦筆”“不聽鞦聲”,表現出想擺脫鞦鼕帶來的愁緒,而尋求新生機。
下闋通過描寫尋紅探粉、鄰娃料理護花鈴等場景,充滿生活氣息同時又展現出人們對這短暫春意的珍惜。“卻怕驚廻睡蝶,恐和他、草夢都醒”,筆法細膩,從擔心蝶夢被驚破的角度,傳達出對這難得的生機不敢輕易打擾的小心翼翼。
最後一句“還知否,能消幾日,風雪灞橋深”筆鋒一轉,陡然生出無限的憂思,暗示這樣的美好時光短暫,隨時將被風雪淹沒。以景結情,既有對自然物候變化的無奈,又隱隱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無常、繁華易逝的感慨,增添了整首詞的深層意蘊和憂傷的美感 。
張炎
張炎,南宋最後一位著名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貴族後裔(循王張俊六世孫),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亡,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遊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 304篇诗文
張炎的其他作品
- 《 唐多令 · 其二送黃一峯遊靈隱 》 —— [ 宋 ] 張炎
- 《 漁歌子 》 —— [ 宋 ] 張炎
- 《 大聖樂華春堂分韻同趙學舟賦 》 —— [ 宋 ] 張炎
- 《 杏花天 · 賦疏杏 》 —— [ 宋 ] 張炎
- 《 聲聲慢 · 其二重過垂虹 》 —— [ 宋 ] 張炎
- 《 摸魚兒 · 寓澄江,喜魏叔皋至 》 —— [ 宋 ] 張炎
- 《 祝英臺近 》 —— [ 宋 ] 張炎
- 《 蝶戀花 · 其二陸子方飲客杏花下 》 —— [ 宋 ] 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