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 張鎡
懶情妨勇志,闇識乖明時。 昔人嗟逺矣,有夢那見之。 百計諧余衷,第一證以詩。 合處即劵鑰,寜問渠為誰。 端居偪仄胷,旦旦荆榛披。 又如涸轍魴,縱漾清塘陂。 宗旨要領會,法律忌脫遺。 泚筆漫擬古,深扃愧無竒。 寒松凛顔采,恥競桃李姿。 疲馬借康莊,敢對騏驎馳。 自娛成自虐,苦心到肝脾。 孰真念本願,頗或譏繁詞。 君侯忽我予,臭味幾夙期。 何時結幽磐,開徑通雙扉。 花明鶯錦薌,竹暗蜂烟霏。 應緣更數載,遮莫俗驚窺。 偉編昨珍投,如病和扁醫。 月臺氣醇茂,共社當肩隨。 火龜莫視兆,叶吉庸奚疑。 解頤持此先,詎須匡鼎來。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