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器之賢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寄因次韻述桂隠事報之兼呈同志 其一

· 張鎡
吾亦愛吾廬,地僻猶深山。 山亦前後有,逺望碧玉環。 繄昔近市居,局促幾泥蟠。 買園闢荒榛,運量百畝寛。 勤勞藝且築,就緒五載間。 葛巾雅相宜,何心傲蟬冠。 流光隙中駛,霜鬢映蒼顔。 恬愉無競外,幸免歴世患。 旁人笑野拙,枉是家長安。 開門面陂澤,岸岸蒲蓼灣。 此身夫何疑,郊島乃瘦寒。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