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好園四詠 其一 亦好亭

亦好新亭小,登臨意緒長。 清流依檻曲,明月逐簷方。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亦好:寓意着一種美好、合意的狀態,表達對所處之地的喜愛與讚許。
  • 意緒長意緒 (yì xù),情緒、思緒;「意緒長」指登臨時心中引發的思緒豐富而深長。
  • 依檻曲 (jiàn),欄杆;「依檻曲」指清澈的水流沿着欄杆蜿蜒流淌。
  • 逐檐方:「逐」,追逐、跟隨;「方」,可理解爲方向;「逐檐方」意思是明月沿着屋檐的方向移動,看似在追逐屋檐。

翻譯

亦好這個新亭雖然小巧,可一旦登上它,心中涌起的思緒極爲悠長。清澈的溪流沿着欄杆蜿蜒曲折地流淌,皎潔的明月順着屋檐的方向緩緩移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亦好亭周邊的景緻,傳達出一種寧靜幽遠的意境。開篇點題,「亦好新亭小」看似對亭子規模的簡單描述,實則以「小」字烘托出一種精緻之感,爲後文蘊含的細膩情感埋下伏筆。「登臨意緒長」則由景入情,登上亭子引發的悠長思緒,給人留下想象空間,暗示着詩人在這一空間裏觸發了諸多感慨。 「清流依檻曲」畫面感十足,清澈流動的溪水與靜止的欄杆形成動靜結合之美,讓讀者彷彿能聽見潺潺的水流聲。「明月逐檐方」獨具匠心,將明月擬人化,賦予它「追逐」屋檐的動態,使整個畫面充滿詩意和活力。整首詩雖短小,卻通過簡潔的語言,將自然之景的和諧交融呈現在讀者眼前,體現出詩人對亦好亭周邊清幽景緻的欣賞以及內心的恬靜安然 。

喻良能

宋婺州義烏人,字叔奇,號香山。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補廣德尉。歷遷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處州,尋以朝請大夫致仕。嘗進《忠義傳》二十卷,孝宗深加歎賞,即命頒行。爲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編》等。 ► 8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