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廣巖避暑西庵

· 張鎡
推枕欣朝凉,開户畏炎日。 駕言城西逰,滯懣去如失。 山空秋易知,石近雲屢出。 穿松得古寺,隨喜聽講律。 士女蜂蟻來,蟠香散經帙。 囂思攝正念,頗識動化術。 蔬飯有餘飽,徐行縱閒逸。 隣庵亦窈深,綠杉間疎密。 殿宇煥新築,不待方丈室。 相留屛俗情,話澹喜促膝。 修筠入支徑,池亭面崷崒。 從容十數刻,佳趣領無佚。 風床捲青簟,露井放寒繂。 藕花雜蒲稍,芳氣逺如一。 紛塵愜虛静,詩成任荒率。 殷雷喚飛雨,爽氣定盈溢。 興酣在景晩,歸騎莫馳疾。 新霜更須來,擕樽摘林橘。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