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二首 其二

· 曾鞏
荒城絕所之,歲暮浩多思。 病眼對湖山,孤吟寄天地。 用心長者間,已與兒女異。 況排千年非,獨抱六經意。 終非常情度,豈補當世治。 幽懷但自信,盛事皆空議。 氣昏繁霜多,節老寒日駛。 局促去朋友,咄唶牽夢寐。 將論道精粗,豈必在文字?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荒城荒廢的城池
  • 絕所之沒有可去的地方。「之」,往、到。
  • 浩多思引發很多思緒。「浩」,多。
  • 病眼生病的眼睛
  • 孤吟獨自吟唱詩詞
  • 長者間在有道德、有學識的長者中
  • 排千年非批駁千年以來的錯誤觀點。「排」,批駁 。
  • 獨抱獨自秉持
  • 六經意六經的旨意。「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先秦古籍。
  • 常情度按照平常人的想法來衡量。「度」,衡量。
  • 幽懷幽深的情懷
  • 氣昏天氣昏暗
  • 繁霜多霜非常多
  • 節老時節已步入老年,這裏指年末時節。
  • 寒日駛寒冷的日子過得很快。「駛」,快。
  • 侷促憂愁不安
  • 咄唶(duō jiè)嘆息
  • 論道談論道理、學問

翻譯

在這荒廢的城池,無路可去。歲末之際,心中涌起諸多思緒。病眼望向湖光山色,獨自吟唱把情懷寄於天地之間。我的用心在道德高尚的長者中間能被理解,早已和那些見識短淺的兒女們不同。況且我批駁千年來的錯誤觀念,獨自堅守着六經的旨意。這終究不是按平常的情理來衡量的,又怎能對當世的治理有所補益?內心的幽情唯有自己相信,那些盛大的功業如今都成了空泛的議論。天氣昏沉,霜露繁多,年末時節寒冷的日子飛逝而過。離開朋友後憂愁不安,只能在睡夢中聲聲嘆息。想要談論到底什麼是道的精華和粗淺之處,難道一定要通過文字來表達嗎?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在歲暮之際內心複雜的心緒。開篇以「荒城絕所之,歲暮浩多思」描繪所處環境的荒蕪與寂寥,引出內心的無限思索。「病眼對湖山,孤吟寄天地」通過孤獨的形象展現詩人在自然中尋求慰藉卻依然孤獨的心境。詩人以「用心長者間,已與兒女異」表明自己與衆不同的見解和追求。「排千年非,獨抱六經意」體現其堅持真理、捍衛經典的決心,然而「終非常情度,豈補當世治」又流露出這種追求不被理解、於世無補的無奈。隨着時節變遷,「氣昏繁霜多,節老寒日駛」營造出一種歲月匆匆、年華老去的氛圍。「侷促去朋友 ,咄唶牽夢寐」寫明與朋友分離後的思念和憂愁。結尾「將論道精粗,豈必在文字」表達出詩人對道的深刻思考,不侷限於文字形式,更注重內在精神,整首詩作情感深沉,思想深邃,體現了詩人堅守自我又孤獨無奈的高尚情懷 。

曾鞏

曾鞏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曾易佔子。仁宗嘉祐二年進士。少有文名,爲歐陽修所賞識,又曾與王安石交遊。累官通判越州,歷知齊、襄、洪、福諸州,所至多有政績。神宗元豐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節用爲理財之要。次年,加史館修撰,典修五朝國史,管勾編修院,旋擢中書舍人。曾校理《戰國策》、《說苑》、《新序》、《列女傳》等典籍。尤擅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追諡文定。有《元豐類稿》。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