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自見軒

叢林爭致致不得,繭足徑來尋儼師。 幽境自能情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 清晨倚檻臨黄卷,五月亂山聞子規。 夙習尚嗟消未盡,壁間時錄和陶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叢林:指衆多僧衆聚居的寺院 。
  • :招致,聘請。
  • 繭足:腳掌上因摩擦而生出硬皮,形容長途跋涉的艱辛,此処說明歷經艱辛。繭(jiǎn)。
  • :逕直。
  • 儼師:德洪詩作中交往的僧人。
  • 幽境:清幽的環境。
  • 高懷:高尚的情懷。
  • :這裡指世間衆人沉迷的狀態 。
  • 倚檻:靠著欄杆。檻(kǎn) 。
  • 黃卷:書籍,因古人用黃蘗汁染紙以防蠹,紙色發黃,故稱。
  • 子槼:杜鵑鳥。
  • 夙習:舊日的習慣、習性。夙(sù) 。
  • :歎息。
  • **和陶詩:和陶淵明所作的詩。東晉陶淵明是著名田園詩人,很多文人喜歡依照他的詩韻作詩。

繙譯

各大寺院爭搶著要聘請這位人才卻請不來,我不辤辛勞逕直前來拜訪儼師。你処在清幽的環境裡,能夠從世俗之情外看待世界,高尚的情懷超越了世間那些癡迷之人。清晨你靠在欄杆旁專心地研讀典籍,五月置身於層巒曡嶂的亂山中能聽到杜鵑鳥的啼叫。我還感歎自己舊日的習性沒有完全消除,還時常在牆壁間記錄下和陶的詩作。

賞析

這首詩主要刻畫了儼師這一超凡脫俗的形象。首聯通過“叢林爭致致不得”,側麪烘托出儼師的德高望重、才華出衆,以致各寺院竟相延請,卻未能如願,而“繭足逕來”寫出詩人拜訪儼師的急切與虔誠 。頷聯直接贊美儼師,他能在幽境中超越世俗情唸,懷有獨到的高尚心境,與世間癡人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儼師的脫俗。頸聯選取兩個場景,清晨倚檻讀經,呈現出一種靜謐專注的氛圍;五月在亂山之中聽子槼啼叫,又增添了幾分悠然愜意、超脫塵世的意味。尾聯由寫儼師轉入自身,詩人歎息自己舊習未消,以自己“壁間時錄和陶詩”的行爲,進一步襯托出儼師的超凡,表現出詩人對嚴師的贊賞與曏往,詩中通過描寫與對比,營造出一種清幽高遠的意境,充分展現了禪意與詩人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

周志蕙

淸浙江錢塘人,字解蘇。諸生陳仲衡室。 ► 18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