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覺見訪余適渡江歸以寄之

黄沙横吹意儻恍,江色摸胡迷背向。 刺舟開岸風掠耳,日莫歸來說驚浪。 旋添榾柮火蒙密,堵立咨嗟羅少長。 椀楪鏗然野炊熟,井税未輸夜舂響。 少年信脚蹈憂患,幾同蜑叟埋煙瘴。 歸來閑散贖辛勤,老住江村無雜想。 夢回書几有青燈,雞一再鳴布衾暖。 遙想老禪讀此詩,應作掀髯笑拊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儻恍(tǎng huǎng):模糊不清、神志恍惚的樣子。
  • 摸胡:模糊,不清楚。
  • 刺舟:撐船。
  • 日莫:「莫」同「暮」,日暮,傍晚。
  • 榾柮(gǔ duò): 斷木,劈柴。
  • 堵立:圍聚站立。
  • 諮嗟(zī jiē):嘆息。
  • 楪(dié):同「碟」,小盤。
  • 井稅:田賦。
  •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鉢裏搗掉皮殼或搗碎。
  • 信腳:隨意行走。
  • 蜑(dàn)叟:指蜑人,水上居民。
  • 老禪:對老僧的尊稱。
  • 掀髯(rán):笑時啓口張須貌,形容得意的樣子 。

翻譯

黃沙被狂風席捲,眼前一片模糊恍惚,江水的顏色朦朧不清,讓人迷失了方向。撐船離開岸邊,風呼呼地掠過耳邊,傍晚歸來時說起江面上令人驚心的巨浪。 急忙添上劈柴,讓爐火熊熊燃燒,一家人圍聚在一起,老少都發出嘆息。碗碟磕碰間野炊已然燒熟,田賦還沒繳納,夜裏舂米的聲音就響起來了。 年少時隨意四處闖蕩,遭遇了不少憂患,幾乎和那些水上的蜑人一同埋沒在煙瘴之地。歸來後過上閒散日子,彷彿是在贖回曾經的辛勤勞苦,如今老了住在江邊的村子裏,心中沒有太多雜亂的念頭。 從夢中醒來,書桌邊還有青燈相伴,聽到雞叫了一兩聲,布被子暖烘烘的。遙遙想到遠方的老僧讀到這首詩,想必會開心得掀着鬍鬚、拍着巴掌大笑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生活中的諸多畫面,兼具生活氣息與情感深度。開篇通過黃沙、江色描寫出行時環境的模糊難辨,展現了旅途的不確定性;「刺舟開岸」數句生動描述了江上行舟的驚險以及歸來後的生活場景,「碗楪鏗然野炊熟,井稅未輸夜舂響」刻畫了鄉村生活的質樸與忙碌;回顧年少經歷的憂患,與當下閒散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經歷滄桑後的淡然心境。最後設想老禪讀詩的反應,使整首詩的氛圍變得輕鬆詼諧。全詩語言平實卻意象豐富,將自己的人生感悟隱藏在日常瑣碎的記述之中,流露出超脫塵世的曠達情懷和對當下寧靜生活的珍惜。

周志蕙

淸浙江錢塘人,字解蘇。諸生陳仲衡室。 ► 1802篇诗文